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一水清江是异乡 (第3/4页)
字!” “喏!”蹇硕给左右便装的西园校尉使了个眼色,西园校尉会意凑了过去,刘宏与蹇硕则快步走出。 马车就在玉林观外,刘宏登上马车,坐在马车内。 眼眸眯起。 他口中喃喃:“红?为何是个‘红’字呢?” 当然,刘宏不用太过着急,过不了多久,自会有人将答案报送至千秋万岁殿。 … … 刘宏这边的马车驶离,荀彧注意到了荀攸。 “公达怎么来了?” 方才,无意间向陛下解出“字谜”的儒生正是荀攸,他这算是无心插柳。 “叔父…” 见到荀彧,荀攸行了一个很标准的礼仪。“太学里都传开了,今晚柳观主要做法请‘老子’为大汉指点迷津,这等盛事,侄儿怎么能不来看一看呢?” “公达…”荀彧继续道:“我听一干儒生讲,你找出了答案是‘红’?” “没错,正是叔父这身红色儒袍的‘红’。”荀攸道,“叔父与柳观主交好,难不成不知道这谜底么?” 荀彧摇了摇头。 荀攸则再度把解析讲给了他。 这时,有人问柳羽。 “柳观主,这‘一水清江是异乡’的答案,是不是‘红’字啊?” “何解?”院落中间的柳羽反问一句。 这人也把荀攸解析的那一套娓娓讲述。 柳羽颔首。“想来,这‘红’字便是始祖的提醒。” 这下,众人更云里雾里了。 “柳观主,这‘红’又要如何解呀?” 这个问题被提出。 所有人的目光再度投射到柳羽身上,面对着这无数带着“问号”的眼神,柳羽倒是显得风轻云淡,他先是抬眼望向诸人。 旋即提高了声调:“始祖的意思是,今日玉林观,身着红袍者可破此局!” 这… 柳羽这一句话刚一出口,整个玉林观哗然一片。 红?身着红袍者能破此局? 意思就是说,今日谁穿红袍,便能战胜那南匈奴的使者? 这下,所有人下意识的去看自己的衣衫,可转念一想,不对呀…谁会平常日子里穿红色的衣衫呢? 又不是有什么喜事? 再说了,玉林观内大多是游侠、武者,本就低调,不会穿鲜艳的服饰。 更何况,在他们看来,段颎、皇甫嵩两位将军被南匈奴王子击下擂台,这等时候,义愤填膺之下,身着红袍…岂不是失了分寸? 不光游侠、武者,士人与百姓也是一样,特别是百姓…家里的红衣服就那么一、两件,都是要参加喜庆的节日才穿的,自然不是今日。 那…是… 抬眼四顾,无数人这才注意到,在整个玉林观内还真有几个身穿红袍的男子。 ——桥玄、蔡邕… 以及,站在荀攸身边的荀彧。 “是…是我?” 登时,荀彧扫过自己的衣衫,联想到这红色衣袍是羽弟派人熏香送过来的,眼眸一下子睁大,他意识到,这或许一早就是贤弟的安排。 荀彧注意到了,不远处的桥玄与蔡邕,他们彼此互视一眼,露出了几许惊讶,可在荀彧敏锐的目光下,还是捕捉到了一分耐人寻味的的刻意。 这是…贤弟与桥子、蔡子原本的安排么? “叔父…道家鼻祖…不…是柳观主选出的人是…是你?”荀攸也是满脸惊愕之色。 说起来,作为颍川荀氏的子弟,不会只读诗书。 君子六艺也是成长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项。 可君子六艺中的“骑”、“射”是一回事儿,打擂台那又是另一回事儿吧。 哪怕颍川荀氏的先祖“荀子”曾经也传下来过一套剑法。 使起来是眼花缭乱,可威力嘛… 表演的成分,远大于实战的能力,若只是乍一看,觉得精妙绝伦,是个高手,真对垒上去,根本就走不过一招。 当然,不只是荀家如此。 许多氏家都会有剑法传承下来,看起来眼花缭乱,目眩神池,实际上不堪一击,直说…这些剑法就是酒席间舞剑助兴用的。 真正与敌人厮杀,哪会这么繁琐,往往化繁为简,讲究一招致命。 “我…我…” 一时间,荀彧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却在这时。“哈哈哈…”一道爽然的大笑声,在整个玉林观响彻而出,“想不到,道家始祖这么看得起我桥玄,也好,我这把老骨头正痒痒呢!” 桥玄开口,蔡邕亦是站出一步,他本就长的帅气,一身红袍下更是飒爽英姿。 “本以为铸熹平石经将是我蔡邕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不想道家始祖选中了我,哈哈,我能用笔来校勘古籍,我亦可用剑,保卫家国!” 桥玄与蔡邕开口,自报家门,登时…引得了无数游侠、百姓的瞩目。 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