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九章 只攻不守假把式,别有洞天觅胜机 (第2/4页)
断。 或者说是——只攻不守! 为此,柳羽会特地安排他们的站位,出剑的顺序,确保一人出剑后,第二人的剑无缝衔接上去,然后是第三人,周而复始。 这样的攻法完全摒弃了防守…可以理解为,南匈奴王子若是打算进攻,那势必在重创三人的同时,自己也会中剑,且会中好多剑! 两害相权取其轻… 他便只能龟缩防守。 可若是防守,那连绵不断攻势下,他很可能会失误,擂台之上,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会被无限的放大。 只是… 理论是这么个理论,真要实战,那又是另一番光景。 因为比武时,战局的瞬息万变,或许…还没有熬到对方失误,他们这“道家三才阵”就先失误了。 荀彧眼力过人,自然能窥视出这点。 趁着中间歇息的时间,荀彧行至柳羽的身前。 柳羽端给他一碗水。 “不忙着说话,先喝水。” “咕咚”一声,荀彧大口饮满了这碗水,“呼,呼,呼…” 哪怕是一碗水下肚,荀彧尤自气喘吁吁,累,让一个文人,一个儒生去星夜习练剑法,的确很累。 “贤弟。”待得心头平复了一下,荀彧才张口道:“这阵法虽看似厉害,攻势汹涌澎湃如江水滔滔,连绵不绝,可实际上…在力量与经验的差距下,那南匈奴的王子要破此阵并不难。” “贤弟我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文若与我是兄弟,有话只管说。” “再精妙的剑阵,没有相辅的力量与武技也像是空中楼阁,难以发挥,我…我们真的…真的能赢么?” 荀彧的语调中带着几分落寞,就像是他已经预料到了,明日的必败无疑。 他口中喃喃。 “除非…” “除非什么?”柳羽反问。 “除非这南匈奴的王子冒顿是假的,是贤弟安排的人…”荀彧的目光直射向柳羽。“否则,若是真的南匈奴王子,他不会留手,我与桥子、蔡子没有机会!” 呼! 轻轻的呼出口气。 柳羽的眼眸微微眨动,荀彧的智慧超出了他的想象,不过…他想错了。 穿越前,柳羽的确读过一本名叫《琅琊榜》的小说,里面的“江左梅郎”便是通过江北盟的能量,在北齐勇士“百里奚”抵达大梁比武之前,就派人替换了“百里奚”。 也就是说,北齐勇士从一开始就是“江左梅郎”的人,是江北盟的人。 于是,江左梅郎仅仅只用了三个稚童,就打败了“百里奚”,让整个大梁皇都见识到了“江左梅郎”的能量。 只不过… 那终究是小说中的情节,真要调换,派人伪装成南匈奴的王子,天师道还远远没有这个能力。 更别说,胡人都狡猾的很,哪会像小说中“北齐”一样憨憨傻傻的,当地勇士被人“替换”都不知道。 这不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么? 仔细的算来,柳羽这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虽然有参考“江左梅郎”的成分,可仅仅那样,远远不够。 “文若放心,这‘道门三才阵’可不是我开创的,传说中,有人用这套阵法,让三个稚童战胜了草原上未尝一败的勇士。” “草原未尝一败的勇士?”荀彧连忙反问。 “对。”柳羽颔首。“那是个叫‘百里奚’的家伙,胳膊比寻常人的大腿还粗,多半要比南匈奴的王子还厉害。” “那是传说吧?”荀彧摇头。 “放心。”柳羽微笑。“他能赢,我们也能赢,明日擂台之后,文若跻身官场的道路将一马平川,到时候,一切就都明白了。” 这… 荀彧眼珠子眨动,他其实是想向柳羽探个底的。 可…底没探到,自己倒是愈发的云里雾里了。 索性,他站起身来。 “休息够了,我去练剑。” “适可而止,别太累了。”柳羽提醒一句… 不多时,道门始祖像前,又是一阵刀光剑影,蔡邕、桥玄、荀彧…这“只攻不守”的假把式,倒是看起来愈发的有模有样了。 … … 暗夜如磐,一道黑影出现在了芒砀山上。 呼。 呼。 张飞喘着粗气,一路奔驰,马是换了一匹,可人有些扛不住了,好在已经能看到芒砀山下的洛阳城。 “就在前面,总算特娘的要到了。” 平时嗓音粗犷,一张口就是咆哮声、嚷嚷声的他,此刻的声调竟与常人类似,这是真的累的,累到快要虚脱了。 “特奶奶的,等救了那红脸,俺必得睡上个三天三夜!” 吟出一句… “驾!”张飞再度挥动马鞭…就欲前行。 可也不知道是太累了,还是没有掌握好平衡,“咚”的一声,张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