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_第一百零九章 操刀割,执斧伐,静如水,穆如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操刀割,执斧伐,静如水,穆如风 (第1/4页)

    洛阳,皇宫。

    龙楼凤阙的千秋万岁殿,忽如其来的一场暴雨,为整个琼楼殿宇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雾。

    天子刘宏负手立在窗前,喃喃望着窗外的雨帘,不由得浮想联翩。

    似乎是沉吟了许久,他方才问出一句。

    “蹇校尉,羽儿已经到河东解良县了吧?”

    “回禀陛下。”蹇硕如实道:“两日前皇长子就到了解良县,今日荀督邮也到了。”

    讲到这儿,蹇硕顿了一下,语气加重了一分。“臣特地去查了一番,这解良县的县长名唤颜和,乃是冀州的豪族,亦是汝南袁氏的门生故里,颇受其重用。”

    “受重用?却只安排个‘五百石’俸禄的县长?”

    刘宏质疑道。

    蹇硕似乎早就料到天子会有这么一问,连忙回道:“陛下,别看解良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可它四通八达,是黄河水患下,并州、冀州通往司隶、三辅之地的唯一通道,更是商贾往来云集之所,这儿的一个县长,远比郡守都值钱!”

    唔…

    刘宏的眼眸微微张开一些,他感叹一声:“原来如此,呵呵,正好,一边是‘荀彧’,一边是‘颜和’,一个是羽儿的人,一个是汝南袁氏的人,且让他们斗上一斗,看能抖出解良县多少脏水?”

    “陛下…”见天子刘宏饶有兴致,蹇硕连忙补充道:“听闻解良县境内有一处窃天坞,其中贼寇数以千计,还有胡虏劫掠商贾,是凶险之地。”

    “可臣听闻,荀督邮只从河东郡点了一百郡卒,几名文吏,这些人似乎…”

    一句话讲到最后,蹇硕欲言又止…

    可意思已经很明白,所谓官官相护,从河东郡点的“郡卒”、“文吏”,能治得了解良县的官员么?

    且不说窃天坞与胡虏的威胁,单单这一项“官官相护”就不好解。

    “呵呵…”

    刘宏笑了,“蹇校尉是在质疑朕儿子的眼光?还是在质疑荀督邮的能力?”

    呃…

    此言一出,蹇硕吓了一跳,慌忙跪地。

    “陛下,臣…臣不是这个意思,臣的意思是,就算是皇长子与荀督邮赢了,可…可架不住对方狗急跳墙,窃天坞中千余贼寇,皇长子怕是会身陷险境。”

    “哈哈…”

    与蹇硕的紧张截然不同,刘宏笑了,笑的很开怀。

    “蹇校尉,朕知道你的忠心,可朕既赐给王越虎贲将军一职,又岂能不赐给他一道能调动郡国兵的诏书,有他在,相机行事,狗急也跳不了墙,这一次,羽儿若赢了,便是赢了,谁也拦不住!”

    嘶…

    这下,蹇硕懂了,全懂了。

    他内心中悸动连连…

    原来如此啊,此番荀彧督查解良县,表面上看是一次再简单不过的巡查,实际上,是陛下整顿吏治的决心,特别是整顿那些光照不到的地方。

    王越,虎贲将军。

    调动郡国兵,陛下这次是动真章了。

    …

    …

    炉子上炙着烤肉,温酒的酒注里冒着热气,颜和很恭敬的从酒注中拿出热好的酒,为荀彧斟上,又割下一块儿烤肉,送至荀彧的盘中,算是为他接风。

    说起来,颜和的年纪大荀彧一倍不止…可举手投足,尽显下位者面对上位者时的谦恭。

    “荀督邮,方才是下官的过错,不该为迎接荀督邮如此铺张,让人看到,反倒是觉得荀督邮好排场,是下官之罪,下官聊以此酒向荀督邮赔罪。”

    颜和笑着端起了酒樽,一饮而尽后,不忘接着往荀彧的盘子中添置肉食。

    “君子远刨厨,这种烹饪的事儿,颜县长亲自动手,可荀某怕是诡计,不敢肆意食用啊!”荀彧的话像是话中有话。

    “《六韬》中有云,‘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机会使然,有些事推到身上了,该动手时,也须自己动手啊!”颜和的回话也是话中有话。

    “什么样的机会使然?”荀彧眯着眼问道。

    颜和笑了:“荀督邮一眼就能窥探出县城门前的玄机,那又怎会看不懂这时局?当今朝局,党派林立,孑然一身者要么被排挤,要么被陷害,老哥哥我也是跻身官场这么多年,有一句话得奉劝荀督邮。”

    “什么话?”

    颜和迟疑片刻,“这件事本不该说,但又不敢瞒着荀督邮,太傅袁隗、司空袁逢本有意举荐荀督邮为‘千石’的大官,奈何,他们便是想见上荀督邮一面,却被那道人阻拦,见都未见,又如何举荐呢?”

    荀彧故作一惊。“有这等事?”

    颜和摇头。“可惜啊,是荀督邮那位道人朋友牵连了你,你也知道,数百年来,哪有道人当权的时候?因为这一层关系,陛下才只派给荀督邮这么一个六百石的小吏。”

    一句句的引导。

    荀彧表面云淡风轻,声音中却故作懊恼。

    “原来如此啊,我还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