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 汉有六七之厄,代汉者当涂高也 (第3/4页)
中的每个公卿都知道,今日,对于汝南袁氏而言,是毁灭性的一天。 看着那镶着金子边框,檀木材质的“袁府”牌匾,看着那紧闭的大门,看着那门前硕大的“回避”牌…这是闭门谢客。 “唉…”曹嵩感慨道:“不想,天下氏族之首的汝南袁氏,竟…竟也有这样的一天。” 言及此处… 马夫似乎是觉得这里太过诡异,连忙询问曹嵩。“老爷,天色不早了,回么?” “走吧!”曹嵩再度深深的凝望了一眼袁府,旋即阖上车帘,闭目端坐于马车当中,像是陷入了深思。 反观袁府,似乎更静谧,更黑寂了一分。 每个屋子都空落落的,显得格外的萧索。 倒是祠堂处,聚集了不少人,灯光幽暗,一排排的灵位上,写着袁家祖先的名字,每个牌位下面都点着一盏灯。 透近去看,第一排唯独三盏灯火…也是袁家一代代族人中,最光芒四射的三位。 第一盏灯上供奉的是袁安的名字,他是袁绍的曾祖父,“袁安困雪”、“袁安高卧”的典故便是出自于他。 他曾历任太仆、司空、司徒,不畏权贵,敢于据理力争。 第二盏灯上的名字是袁敞,他乃袁安之子,安帝元初三年时,成为司空,世人盛赞,袁敞廉劲而不阿权贵! 第三盏灯上的名字是袁汤,乃是袁安之孙,桓帝刘志建和元年担任司空,历任司徒、太尉等高位,他是袁绍、袁术的亲祖父。 算下来,到袁绍父亲袁逢这一代,再度成为司空,共计有四代人做过三公之位,故而世人称汝南袁氏“四世三公”! 只是… 无论是袁安,还是袁敞,亦或者是袁汤,他们或辞去三公,或被罢免三公,均是因为不畏权贵,敢于与外戚站在对立面,更是直面窦太后、邓太后的怒火。 哪怕被罢官,他们均是光荣的,是天下士人眼中的楷模与领袖。 但…到袁逢这一代,却有可能第一次因为“天狗食日”被罢免,不止是袁逢,整个袁家都会为此蒙羞。 “咳咳…” 袁逢咳出一声,先前已经跪拜过先祖,此刻的他缓缓起身,提起油壶,为每一位先祖的油灯添油。 昏暗的灯光下,他像是一下子苍老了十岁,额头上围着一条长长的病带,显得异常的虚弱,就像是不知何时,生了一场重病。 祠堂的大门打开,袁隗走入其中,骤然吹来的一阵风,使得这些牌位下的油灯,灯光摇曳,袁逢用手护住灯火。 “周阳?你今日咳声不止,怎么不在房中歇息,陛下派来了医官,来为你诊断!”袁隗张口道。 听到这话,袁逢眼眸眯起。“陛下知道我病了?” “是!”袁隗道:“今日下午,陛下于毓秀台祭拜苍天后,特地提及,让宫中的医官来为你诊断,显然,陛下对你的病状还是十分关切。” 袁逢淡笑。“这是关切么?陛下这是在提醒我…让我莫忘了,自己这三公的身份。” 袁隗的脸色一下子暗淡了下来。 “虽然发生了天狗食日,可一切还未有定数,或许…会…会有转机。” 这话,袁隗说出口,自己都有点儿不信。 像是在自欺欺人。 袁逢一边摇头,一边摆摆手,让一干族人都退出此间。 他想要在祖宗面前与袁隗好好的聊聊。 或者说…是探讨下,接下来…汝南袁氏当如何自处? “父亲…” 袁绍张口,他想留下来…他能感觉到,父亲与叔父的这次谈话,对于袁家而言至关重要。 “吾儿先下去吧,有事爹会喊你。”袁逢头也不抬,只是摆摆手。 “那孩儿就守在祠堂门外。”袁绍低着头徐徐退出。 一时间,硕大的祠堂只剩下了袁隗与袁逢两人。 “我听说那颍川荀彧回到了洛阳,而且直接去觐见天子,还带着许多解良县的‘证人’;”袁逢的话意味深长。 当然,这事儿,袁隗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周阳,我知道你不甘心,明明大好的局面,因为一次‘天狗食日’全部葬送了,可…事情已经发生,无论是我袁家失去这‘三公’之位,还是道人入朝堂,如今已经是大势所趋,是天意…非你、我之力所能挽回。” 闻言… 袁逢挪动着他那像是灌了铅一般的双腿,慢慢走过,看着那一排排灵位,每个灵位上“汝南袁氏”这四个字格外醒目。 这四个字亦是祖辈、父辈一代代的奋斗,才有了如今沉甸甸的重量。 “这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