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 是谁雕虫小技,在班门弄斧? (第1/4页)
南阳宛城城外,官道两侧,数不清的田庄坐落于此。 这些田庄,均是四大家族的产业。 田庄外是无数瘟疫之下,奄奄一息的流民…虽不至于尸横遍野这么夸张,可每隔一里总是会见到那么几个倒在地上,身边围满蛇蝇虫蚁的尸体。 与之相反… 田庄内,则是四大家族的族人大鱼大肉… 一墙之隔,宛若两个世界一般。 此间景象正应了那句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两匹矫健的马儿正行驶在官道之间,因为流民的数量太多,这两匹马儿反倒是显得不怎么起眼,行进的速度也不快。 “长生,你看…” 徐晃指着这沿途百姓。“原本以为河东解良县就够黑暗了,如今看到这南阳,哼…还是天下第一大郡,看起来这些‘官老爷’一个个都是腐朽到骨子里了。” 说话间,徐晃的拳头握紧… 他最看不惯这些官老爷欺压良善。 “公明,你还没看出来么?”关羽捋着胡须,紧绷的面颊下,口中一字一句的向外绷着字眼。“官府与地方豪强一旦勾结,哪里还有百姓的活路?解良县如此,河东郡如此,这天下一大大郡南阳亦是如此,何止是这里的官老爷腐朽到了骨子里?怕是整个大汉都是如此。” “哼!”徐晃一声冷哼,“就没有别的什么办法么?” “别看你、我一身武艺,可于这时局而言,勇武只能是沧海一粟,撼动不了时局的变化,倒是…智谋,更有可能改变这纷乱的时局!” 关羽没有把话讲完… 他其实更想说玉林观主——柳羽! 因为,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能撬动时局变幻的不是别人,正是柳羽! 而之所以关羽没有把后半句话吟出,是因为,他看到了… “公明快看。” 关羽指向官道上那世家的农庄,徐晃顺着关羽的手指眺望过去。 只见一干官兵正敲锣打鼓的行至农庄前。 将一块金字牌匾与两个灯笼分别挂在了农庄的大门之外。 “这些衙役在做什么?” 徐晃疑惑的问道… 关羽急嘞骏马,“走近去看看。” 说话间…两人两马就改道往这城外的农庄行去… 隔着老远,他俩就听到了官差的嚷嚷声。 “来来来,挂上,挂上!” “几位官爷,你们…你们这是干什么?”农庄里的门子连忙走出…看到又是挂牌匾,又是挂灯笼,连忙阻止。 可官差当即拦住了这些门子,这些官差均是汉庭北军的甲士,并不与地方庄园的部曲相熟,自然也不会客气。 “你们家老爷乐善好施,这是新来的柳郡守赐给你们老爷的金字牌匾,柳郡守特地上书朝廷陈明你们老爷的善举,多半…天子的诏书很快也会下来了。” 一边说话,官差已经挂好了牌匾,牌匾上就写着四个大字——乐善好施。 且还是金字镶边,格外的醒目、突出。 两边的大红灯笼则分别写着“有求”、“必应”这四个字。 这一处是吴家的庄园,门子听得是一愣一愣的,他下意识的以为,是新来的郡守巴结他们老爷… 故意这般嘉奖的。 官差的声音再度脱口:“记住咯,这是我们柳郡守封赏你们老爷的,且已经陈明天子,没有天子的吩咐…这牌匾要是摘下来了,就是欺君之罪!听见了么?” “听到了…听到了…”门子一个劲儿的点头。 在他看来,这是一件大事儿,大喜事儿呀。 官差则招呼身后的汉庭北军,“走了,下一家,前面三里处任家的庄园!” 连哄带骗… 总算是把牌匾安上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特地留下两个汉庭北军的甲士就在这儿盯着。 关羽与徐晃完整的听到他们的对话,看到了那金色的“乐善好施”,心头不由得生起几许疑惑… 徐晃挠挠头。“乐善好施?这些地方豪强不鱼肉百姓就烧高香了,柳观主怎么会…会颁给他们乐善好施的牌匾呢?” 关羽没有说话,而是在细细的琢磨… 他总觉得这事儿不简单,可到底哪里不简单,又说不上来。 “公明,你、我也莫要猜测了,还是先行进入宛城与柳观主汇合,柳观主善于出其不意,他的行径,你、我看不懂,又不是第一次了,当面请教…好过你、我胡乱猜测。” 关羽这么一句话让徐晃联想到了之前。 因为救关羽的事儿,误会过柳羽,当即闭上了嘴巴。 两人勒回马儿,再度回到了宛城城门之下,周围依旧是数不尽的奄奄一息的百姓,形如枯槁的老人怀抱着孙儿,看起来…就快连乞讨,连挖树皮的力气也没有了。 这时候,谁要是能救走他的孙儿,让他做什么都愿意。 “这群畜生!” 徐晃再度握紧拳头,口中喃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