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_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国博弈之兵者丶诡道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国博弈之兵者丶诡道也! (第4/5页)

以为是柳郡守怕了他们?如此这般…脸面上丢不起啊!之后的抗击瘟疫?哪个家族还会服气?”

    俨然…徐晃也不服。

    文聘虽然没有说话,可眼神中露出的坚毅也在释放着,他想要让柳羽一鼓作气拿下新野城。

    只是…

    与他们的恳切截然不同。

    柳羽只是轻轻摆手,细细的解释道:“关大哥,徐大哥,文大哥…你们可读过《孙子兵法》?”

    不等三人回答,柳羽的声音接踵传来。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故而能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吟到这里…

    柳羽的语气愈发的郑重与严肃。

    “推演到如今的局势,那便是全天下的百姓、氏族、官吏都知道我们下一站要去新野,我们的对手邓家也知道,他们一定会做出了充分的准备!”

    “如此这般,再按照原定计划,哪怕能让邓家认输,势必也会受到极大的反噬…《孙子兵法》通篇讲究的是一个‘全’字,‘全’意为保全,让邓家认输,我们却付出了巨大的、惨痛的代价这不值得,倒不如…从另外一处出发,出其不意…一举拿下其它的几个城郡,到时候,新野城的邓家就成为了孤军,那时的他们还不是任我们宰割?”

    柳羽的谋算,一如大国之间的博弈…

    在对方做出万全准备的情况下,强行出手,即便能赢,代价太大了!

    这与《孙子兵法》中“全”字完全背道相驰…

    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争很容易,可战争之后呢?

    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根本不是拍拍脑门就能够决定的、

    恰恰与之相反…

    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才是极大的智慧。

    简单点说,就是“兵者·诡道也”,不要做那些被别人算计好,有防备、与预案的事儿。

    哪怕舆论上暂时落入了下风,被人鄙视了,又岂不是《孙子兵法》中的“卑而骄之”…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最后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舆论上的下风,是为了在某些更关键的地方稳居上风!

    柳羽将此间的原委细细的讲述给关羽、徐晃、文聘等人…

    尽管有一些深层次的大国间的博弈,他们尚未完全理解。

    但,不得不说,经过柳羽这么一番话…

    他的做法更理智,胜面更大。

    “放心…”柳羽宽慰道:“如果南阳一郡,其它各县都拿下了,难不成…它一个小小的新野邓家,还能翻得起风浪不成?”

    “胜利终是我们的,只不过是先后顺序罢了!”

    言及此处…

    柳羽的眼眸中精芒闪烁。

    俨然…

    对于此间的局势,他是成竹在胸!

    …

    …

    洛阳城,尚书台…

    此间,一干官员围坐,正在商量“西园校尉副统领”的人选。

    因为国库充盈,天子刘宏提出,要扩充西园校尉军,将原本的一部的“校尉”,增设为两部。

    自然也要多选出一位副统领。

    要知道,这可是天子的嫡系部队,卫戍洛阳皇宫,手中掌握着的是兵权,是实权!

    为此…

    各方暗流涌动,争得是头破血流。

    人选很多,有宦官的人,有氏族的人,也有将门的人,

    一时间倒是争执不下。

    决断的人恰恰是司徒杨赐…

    “咳咳…”

    连连的咳出几声,杨赐神色萧索,手下一干人等帮宦门的有,帮氏族的也有…这倒是让习惯两不相帮,处于中立的杨赐有些为难。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来,太傅袁隗推开尚书台的大门走了进来。

    看到袁隗,杨赐连忙让座…

    太傅之职虽没有实权,但论及级别是在杨赐之上的…再加上袁隗的年龄也要长他一些。

    袁隗看着草拟的这些名单,面颊上不漏声色。

    “杨司徒,这次选取西园校尉军副统领的人选干系重大,这事关卫戍京都,也事关陛下的安危,校尉军的话…已经扩充完毕了,这最终人选谁来做,可要细细斟酌呀!”

    话外音——〖现在这些人不行,要重新选一个!〗

    杨赐眼眸微眯,连连张口道:“袁太傅是不是觉得名单上这些人有什么不妥呢?”

    “不,不,不!”

    袁隗连连摆手。“我觉得这些名单上的人选都很好!”

    ——〖都很好本身就是不好!〗

    “他们中一些出自边陲,一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