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_第一百四十章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第2/4页)



    不过…

    汉代的百姓认为,这也是夏至过后,阴气上升,然后阴气进入人的身体造成的,所以,要尽量少吃油腻或者重口味的东西。

    “唉…”

    解析过后,柳羽“唉”的一声叹出口气,这倒是让关羽、文聘、徐晃等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柳观主是在担心那新野城,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家么?”

    关羽询问道。

    柳羽迟疑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

    “邓家有什么可担心的,他与那些云台将的后裔一样,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只是…”

    柳羽又顿了一下,“一路行来,遍地都是因为瘟疫病逝的百姓,他们就倒在林间、官道上…他们的家眷往往会雇人将他们埋入地里,算是入土为安,可…这样恰恰会造成下一轮瘟疫蔓延的隐患。”

    来到南阳差不多一个月了。

    柳羽总算发现了这瘟疫的症结所在。

    在汉末,每隔一年总是会爆发一次大规模的瘟疫,中原地区就是南阳一代,北境就是幽州涿郡一代。

    为何总是这两个地方爆发么?

    一路走来,看到这些身患伤寒的尸体被埋入土中、地下…

    柳羽总算是发现了症结所在。

    “只要这里瘟疫爆发的地方还存在着土葬,怕是这瘟疫就会生生不息,源源不绝…”

    再度感慨一声,柳羽眼眸凝起。

    因为古代人口较少,土地资源相对来说是充足的,按理说土葬也并无不可。

    但…鲜为人知的是,这其中却蕴藏着大量的隐患与危机。

    先说何为土葬?

    将尸体埋入泥土中,让其自行降解,这是中华民族流行千百年的入葬方式。

    只是…

    这样的方法,土葬的尸体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人的内脏会在几天滋生无数细菌,这些有毒或无毒的尸水会深入地下。

    而恰恰…

    古代,寻常农人的坟都是靠近自家田亩的,因为土葬的缘故,这些田亩会迅速的被污染,然后造成大范围细菌病毒的感染、蔓延!

    这也是为何。

    每两年…南阳与幽州就会爆发一次瘟疫…

    所以,要一劳永逸的解决瘟疫问题,首当其冲的便是改变“土葬”的方法,恰恰…这个才是最难的。

    古人讲究的是“入土为安”,土葬也符合百姓们慎终追远的伦理情感。

    生命是从大地中来,再回大地中去,这个观念亦是根深蒂固。

    特别是汉族,汉族崇尚黄色,历代帝王以“黄”作为显贵之色,黄色实为土色,在阴阳五行中,“土”居于中位,是最稳定、最可靠的基础。

    因此土葬符合汉人的生活习俗和传统观念。

    恰恰这个观念下,想要改变“土葬”,永远的消除瘟疫的隐患,何其艰难。

    柳羽没有将这些告诉关羽他们…

    他甚至都担心,这种革除“土葬”的方法,会让关羽、徐晃等人反对。

    正直凝眉沉思之际…

    “柳观主,前面便是新野城了!”

    “没有紧闭城门,城外也没有流窜的百姓,难道…这邓家认输了不成?”

    文聘指着“白河”尽头处那高耸的城楼,提醒道。

    这一句话,将柳羽的思绪收了回来。

    现在,还不是解决“土葬”的时候,邓家的族长…这位云台二十八将的后裔,怎么可能认怂,又怎么可能好对付呢?

    …

    …

    新野城,这座在大汉以‘盛产皇后’著称的县城之内…

    马队徐徐的驶入。

    柳羽一行也没有绕弯子,直接行至邓府门前,呈上拜帖…自有门子将柳羽一行引入其中。

    邓府之中。

    一个身穿紫袍的老者拄着一根拐棍,徐徐走出。

    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

    “老夫‘邓某’拜见柳郡守!”

    他行至柳羽的面前,语气略显低沉,微微作揖道…

    这个人?

    就是云台二十八将的族长邓某!

    柳羽微微颔首示意,细细的打量着他,这男人身材瘦削,约莫四十五岁左右,一身紫色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