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第3/3页)
某种沉思。 “继续说…” 刘宏示意道。 荀彧则继续开口,“可幽州一战的转折点在哪?其实是在柳羽在南阳组建起一支两万人的兵马,公卿、百姓、兵甲…都是盲从的,臣斗胆试问陛下,若是没有这支两万人的兵马,纵是桥太尉在朝堂上说出了花,朝廷诸臣也绝不会支持陛下派出北军的兵马,若没有北军的两个军团出击,这一战又谈何胜?如何言胜?更莫说刘玄德的坚守、魏文长的偷袭…这些都是建立在朝廷支持陛下北上征战乌桓的前提下。” 听到这儿… 刘宏的脸色已经沉了下来,暗沉如水。 方才看着日落,他便在思考这个问题。 诚如荀彧说的那样,他贵为大汉天子,可最后是否主战,是否能战,呵呵…他却不能做决断。 讽刺… 好生讽刺! “是啊,若非南阳的这些兵马,朝堂上主战的阻力势必会巨大,柳羽,一郡郡守…从无触碰过兵权,他却能募集出一支两万人的兵马,委实让朕惊到了。” “陛下,柳弟…不,是柳羽他…” 荀彧似乎习惯了用“柳弟”这样的称呼,不经意间就会说错… 要知道,古代直呼人名讳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当然,天子直呼“柳羽”这没什么,因为天子是“尊”位。 可荀彧直呼柳弟的名字,难免… 偏偏,柳弟并未及冠,也尚未授人赐字,这就难受了。 哪曾想,刘宏直接打断了荀彧的话。 “哈哈,你直呼‘柳弟’即可,他是功臣,又是朕刚刚敕封的‘讨乌桓中郎将’,柳弟便柳弟,并不算失仪!” 听到这儿,荀彧莫名的感觉,陛下对柳弟的一股…说不上来的亲切感。 “陛下,柳弟总是告诉臣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论是家族,还是个人,人生于世都是在逐利,柳弟在南阳募集的两万兵其实本是云台二十八将中南阳十一将门后裔的护院、奴仆、部曲…没落的南阳将门尚能如此,由此可见,抵御胡虏…不是这些氏族、将门不可,而是不愿意!” 荀彧的话愈发的一本正经。“如何让他们愿意,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抵御胡虏,这才是臣以为,柳弟最高明的地方…而只要顺着这个方向去发展,抵御乌桓人的南下可以用这些南阳的云台将,同样的,北伐乌桓一样可以用他们,只要这个‘利’足够大,足够诱人!那么…这些南阳的云台将,乃至于未来,天下的将门、氏族都会趋之若鹜!” 嘶… 荀彧的这番话,俨然触动到了天子刘宏。 刘宏的眼睛已经紧紧的眯起,他口中喃喃:“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荀卿说的没错,无利不起早,以往朕总是在想如何打压这些氏族、将门,可实际上,如何引导这些氏族、将门,让他们去追逐利的过程中,剔除掉大汉的隐患,这才是上计!” “正所谓上兵伐谋!” 的确… 荀彧的话,柳羽的行为,让刘宏明悟了一些东西。 而顺着这个方向去思考,其实…氏族未必就一定会与天子站在对立面,关键在于引导,不…不是引导,而是“利诱”! “哈哈哈…” 想通这一节,天子刘宏爽然笑出声来,像是一下子扫除了一切心中呃阴霾。 等等… 天子刘宏骤然想到了什么。 “对了…” “朕听闻,那些云台将的后裔纷纷来到了洛阳城,如今正在玉林观呢,他们多半是有求于这位‘玉林柳郎’?或者说是…为了逐利而来吧?” 讲到这儿,刘宏的眼眸眯起,他像是想通了什么。 “陛下明鉴…”荀彧拱手拜道。 “哈哈!”刘宏笑着感慨,“两处石涅的开采地,就能让这些将门之后趋之若鹜,以他玉林柳郎马首是瞻,这要是知道十处、二十处,怕整个乌桓都能打下来了!哈哈…” 诚然,刘宏这话有玩笑的成分。 可… 荀彧却是表情肃然。 在他看来… 多半,柳弟就是要用这种方法,把乌桓给打下来…这与上一次的以血止血不同,这算是以战养战! 利用那一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从而…布出一个“以战养战”的局! … …牛奶糖糖塘的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