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_第一百七十九章 破败卢龙寨,萧瑟开塞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九章 破败卢龙寨,萧瑟开塞路! (第1/3页)

    幽州北部的要冲,寒风呼啸。

    这处曾经容纳过匈奴、鲜卑人的关隘,如今…显得破败与萧索。

    它的左侧是燕山山脉伸出来的一座山,右侧则是滦水,就要入冬…如今此间的山色格外的漆黑,而滦水又显得格外的发白,没有兵锋…却是显出一副肃杀之气。

    此处,正是素有天险之称的——卢龙寨。

    相传,曾几何时…这卢龙寨出入唯独只有一条路,名为——开塞路!

    由此可见…

    易守难攻…

    公孙瓒赶至幽州后,第一时间去了衙署,点了几百将士就赶往此间“开塞路”…

    一处陡峭的悬崖上,他凝望着此间“卢龙寨”。

    口中询问道。

    “魏文长就是从这条路奇袭到乌桓的后方,打了乌桓一个措手不及,是么?”

    “回禀将军,正是!”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公孙瓒的眼眸更加凝起,注视着此间。

    他自小生活在辽东,对这卢龙寨自不陌生…

    说起来,这卢龙寨是燕山山脉的一个天然缺口,南侧地势平缓,海拔不过两百米,北侧却突兀的上升到了海拔一千米的高度,唯独中间被滦河刷出一个巨大的隘口,车马通行无阻。

    向来是塞外进出华北平原的主要通道。

    可偏偏…自打匈奴后,这条要道竟是被遗忘了,甚至…乌桓竟对这条关键要道没有设防。

    “呵呵…”

    心念于此,公孙瓒冷笑一声。

    继而低声感慨,“若是此关隘可以重新修缮一番,然后,将边陲的兵马一部分囤积于此,那对辽东的这些胡狗将是一个莫大的威胁。”

    在仔细考察过卢龙寨后…

    公孙瓒连连感慨。

    说起来,他来到幽州已经三天了,其中考察这卢龙寨就用了一天半,因为原本就是幽州人的缘故,他很容易的适应了这里。

    却…

    也出现了全新的问题。

    皇甫嵩把两万南阳兵的统辖之权交给他后,就率汉庭北军回京去了…

    那么…

    新的问题来了。

    他公孙瓒世居辽东,在将门中又无太大的威名,如何在这两万南阳兵中立威、服众?

    乃至于…

    公孙瓒想要占据此卢龙寨,以此修缮,建立一处军营,进可攻、退可守…

    但这两万南阳兵会听他的么?

    会心甘情愿的驻守在幽州之外,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么?

    当然…

    公孙瓒也是做得了一些功课的。

    他知道…这些南阳兵,均是云台二十八将中南阳将门的部曲、护院…算是借给大汉驻守边防的兵马。

    偏偏…越是这样,越难服众!

    呼…

    望着卢龙寨位置加修的那高于三丈,赫赫有名的望楼——卢龙楼。

    公孙瓒再度陷入沉思。

    他开始琢磨,要如何在这幽州大展拳脚。

    说起来,他从重罪被赦免,又被封为涿郡太守驻守边关。

    这一切来的都太突然。

    除了匆匆的见了那位恩人“玉林柳郎”一面,经他传授,效仿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法,组建白马义从,以胡治胡…

    接下来,便是风尘仆仆赶来上任。

    可…该如何服众?

    这玉林柳郎可没说呀!

    要知道…如今的公孙瓒不过是初出茅庐,此前统筹最多的也就五百人,一下子统领两万人,还均是南阳兵,难免心头犯怵。

    初次和紫外,还有补给…

    尽管,柳羽提及,甄家会一定程度上的输送马匹、军械、粮食给幽州!

    但公孙瓒心如明镜,指望着外面输送,那能满足“温饱”就不错了,若是要实现明年春天反攻乌桓的计划,那必须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让幽州自己生出财富、粮食!

    要知道…

    这比“胡服骑射”、比“组建白马义从”还要难!

    古时候粮食的运送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再加上路上的消耗,二十万石的粮食从中山运到幽州,至少消耗了三分之一,且路上也不安全。

    便是为此,往往古时边陲之地,最需要解决的是“战地屯粮”…

    就好像是历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大多数均是受制于粮食的运送,铩羽而退!

    直到最后,他才醒悟归来,开始推行战地屯粮。

    只是可惜…就是最后一次粮食充沛的北伐时,丞相积劳成疾,将星陨落,正所谓…天命难违。

    由此也能看出…

    战地屯粮的重要性。

    当然。

    历史上的公孙瓒也是个疯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