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_第一百八十一章 让你守幽州,没让你打辽东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一章 让你守幽州,没让你打辽东啊! (第1/3页)

    腊日…团圆季。

    妻子不远千里的到洛阳,并没有使得马元义高兴分毫,反而是让他再一次回忆起了曾经。

    夜半时分,夫人睡去后,马元义独自一人到了轩窗前的案牍上,案牍显得有些油腻斑驳,上头笔墨纸砚俱全。

    马元义提起毛笔在竹简上写下了一行字。

    ——腊日,娘不见孩儿,孩儿不能尽孝,此乃孩儿之罪孽也!孩儿…孩儿…

    他像是在给母亲写家书。

    可他又清楚,母亲如此坚毅的性格,纵是自己托夫人把家书带给他,结果怕也是…事与愿违,怕是会惹得母亲更加的生气。

    每每想到母亲独自一人在涿郡,马元义的心情就极是萧索。

    一切的笑声与他绝缘…

    有那么一刻…

    他在想,如果…如果这大汉只有一个道教,那…那该多好?

    母亲就不会因为他身在太平道而与他断绝“母子关系”,他也能回涿郡与母亲一起过个团圆的腊日!

    唉…

    唉…

    长长的叹息。

    哪曾想,就在这时。

    “神上使…”

    门外传来“沙沙”的声响…

    马元义警惕的行至门前,他偷偷的看了眼熟睡的妻子,继而小声回道。

    “是谁?”

    斗笠取下,隔着门缝…出现在马元义面前的是一张熟悉的面孔。

    “张…”

    不等马元义开口。

    门外的斗笠男人轻吟道:“神上使,大贤良师让我来告诉你,局势有变,计划提前!”

    这…

    马元义一怔,连忙问道:“不是,不是明年岁末才起义么?不是还有一年准备的时间么?怎生会这般慌张…”

    这道声音传出,门外的斗笠男人轻声道。

    “明年起义,那是汝南袁氏定下的,若处处按照汝南袁氏的图谋,那这起义究竟是为谁?兄长的意思是,明年初就要起义,而起义前当先要除掉那个…‘心腹大患’!这是兄长的意思!也是大贤良师祈问过黄天,得到的答案!”

    唔…

    马元义连忙追问。

    “心腹大患?谁是心腹大患?”

    门外的斗笠男人没有说话,而是将一个字条塞了进来…旋即,这斗笠男人徐徐走远了。

    马元义展开字条…

    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眸光一冷。

    大贤良师要他除掉的人是——玉林观柳羽。

    乃至于…

    不单单是除掉,还要将整个天师道连根拔起!

    这…

    下意识的,马元义想到的是远在涿郡的母亲,若非天师道,若非玉林观的柳羽…母亲…母亲能老有所依么?

    若非天师道,她怕是决计熬不过那瘟疫与胡虏寇边的大难了吧?

    可现在…

    作为太平道的神上使,他却要…却要…

    “咯吱…”

    牙齿重重的咬住嘴唇,这一刻的马元义露出了无比痛苦的神情。

    …

    …

    豫州,汝南。

    富丽堂皇的袁家府邸…

    “兄长,那张角三兄弟能靠得住么?”

    因为是腊日的缘故,袁隗也带着袁基、袁绍、袁术三个侄儿回到了老家…拜见他的兄长。

    袁基、袁绍、袁术也拜见他们的父亲…

    白日里的祭祀完毕。

    夜半时分,袁隗独自一人进入了袁逢的寝居,星微的烛火中,两人低吟着议论着什么。

    “未必可靠!”

    袁逢沉吟了许久,方才吟出这么一句…

    “那…”袁隗深知此事干系重大…“若是那张角三兄弟不可靠,那…”

    不等袁隗把话讲完,袁逢解释道:“原本的计划,便只是借张角三兄弟的起义,说服天子…解除党锢,让地方得到募兵、掌兵之权。”

    “如此一来,凭着我袁家的底蕴,凭着我袁家解除党锢做出的贡献,天下士人谁不以我马首是瞻,而天下氏族之兵便为我袁家之兵勇!旦夕之间,我袁家便可拉出一支雄兵!至于平叛,呵呵…张角手下一群农民有什么本事,可若是耗个几年,不正是让我们的军队变得更多么?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养寇自重!”

    言及此处…

    袁逢继续道:“到那时候,在外你、我有董卓的西凉兵助阵,在内以何进抗击宦门,做我们的傀儡,只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这大汉天下,我袁家就可取而代之!”

    尽管大幕尚未拉开。

    可袁逢俨然已经看的很远,算的很远。

    一连几个月,他都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