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_第一百九十五章 田氏可代齐,当有人代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五章 田氏可代齐,当有人代汉! (第2/3页)

的契机,我们的人可以收获最大的功勋,将这些人安置在大汉最关键的位置,再比如那何进、董卓,也可趁此机会,让他们平步青云,在帷幕之前替我们袁家遮风挡雨!」

    诚如…袁逢提及的。

    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发展,何进成为大将军,是在他平复了南阳宛城张曼成的叛乱,擒拿住马元义之后…

    接着「何皇后」这层身份,自然能获得天子最大的信任。

    至于…如何平定?

    最了解黄巾起义的…是袁家呀!

    想扶持一个大将军,对于四世三公的袁家而言,可不是什么难事儿!

    言及此处…

    袁逢把脑袋凑近了袁隗,「次阳,你要知道,解除党锢、下放征募士卒之前,地方的官听朝廷官的,可解除党锢、下放征募士卒之后,地方可就做大了,一旦形成气候,朝廷可就得听地方的了!」

    说话间,袁逢的眼睛都在发光…

    俨然…

    在这般部署下,他们汝南袁氏是最有可能做大的氏族,稳操胜券。

    甚至…借着养寇自重,不断做大…最终染指那九五至尊,也未尝不可…

    ——田氏可代齐!

    ——袁氏亦可代汉!

    此时,袁隗的眼珠子不断的闪烁。

    短暂的季动过后,他回归了冷静,一抹疑窦从心头浮现。

    他连忙问道:「兄长如此部署,可考虑过那「玉林柳郎」…」

    「唔?」袁逢抬头。

    袁隗继续道:「此前几次,可都是这小子屡屡坏了咱们袁家的好事儿,这玉林柳郎…不得不防啊!」

    「哈哈…」

    听到这儿,袁逢直接笑了。「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张角也提出了这个疑问,不过…我与他已经商量好了。」

    「怎么?」

    「很快,这玉林柳郎的好日子就到头了!」袁逢的话显得很自信。

    袁隗却是满脸问号与惊叹号。

    「兄长还是把话说清楚的好…否则,愚弟这边…」

    「放心!」袁逢笑着解释道:「你可知道太平道派在洛阳城的负责的是谁?」

    「神上使马元义还有…一个叫做唐周的,似乎都是大贤良师张角的弟子。」袁隗接触过马元义,也接触过唐周。

    乃至于…还帮助他们收买了一些官员。

    「哈哈…」

    袁逢又笑了,「在太平道,神上使的地位仅次于大贤良师,至于那唐周…次阳啊,你看好吧,他就要送给那玉林柳郎一份()大礼了!」

    嘶…

    话说到这份儿上,袁隗听懂了一些,也能想到一些。

    「什么时候行动?」

    「明日就行动!」袁逢的眼睛眯起,眼芒中闪过的是绿油油的凶光,过得良久,他方才吟出一句——「唐周告密,那柳羽完了!」

    …

    …

    次日。

    尚书右丞,洛阳令司马防的桌桉前摆满了桉牍。

    洛阳城商贾云集、富豪大户数不胜数,一块石头砸下来多半得是一个***!

    在这里,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儿。

    形形***的人,形形***的事儿…都需要司马防去处理。

    再加上,司马防的夫人一个接一个的诞下儿子…三年抱俩,五年抱三…

    这些…

    都让他颇为忙碌,心神不宁。

    就在司马防打开一封竹简,打算开始新一日繁重的工作,处理些洛阳城的琐事时。

    「报…」

    一名官吏迅速的闯入,双手捧着一封信笺。

    「禀报司马府君,门外有一人…说是太平道大贤良师的弟子,要来状告其太平道欲造反之事!」

    唔…

    此言一出。

    司马防一怔,不敢大意,连忙打开竹简。

    这竹简中没有密密麻麻的小篆,只是画了许多图,而图中表明了七处位置,均是太平道在洛阳城的分坛。

    「传,传此人…」

    司马防当即大喊道…

    不多时,唐周被引入此间。

    「你画此图什么意思?」司马防忙不迭的问。

    唐周笑了笑,「就是太平道即将造反的意思…如今京都可有不少官员与太平道里应外合,更是有太平道的神上使马元义在此间统筹调度,只等六个月后三十六方同时起义,洛阳城这边攻入皇宫,一鼓作气,黄天就要替换苍天!」

    「你…」司马防张口,可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太意外了…

    他怎么可能想到,大清早的,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