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_第二百零二章 眉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二章 眉目! (第3/3页)

可等不了那么久!除了蔡邕外?当世之中还有谁的书法造诣能称得上层?」

    「豫州颍川郡长社县人钟繇,冀州清河人士崔琰…」蹇硕如实回道:「前者楷书技艺十分精湛,后者…乃是名门之后,书法造诣极高。」

    「那还愣着干嘛?把他们也派去蔡邕那儿…」刘宏语气急切。「难不成,你是觉得蔡邕一人,他有一千只眼睛不成?」

    这…

    蹇硕顿了一下,天子的每一句话都让他切身感受到了「焦急」二字!

    陛下是真的急呀…

    「喏,喏!」

    蹇硕连忙快走…刘宏则看着他,微微握紧拳头,尽管…他始终相信自己的儿子,可留给他们的时间怕是不多了。

    汝南袁氏必不会束手待毙…

    他们一定会联合朝臣,向天子施压!

    呼…

    轻呼口气,刘宏的双拳已经握紧。

    …

    …

    崔琰因为在冀州,距此数百里,抵达洛阳还需要些许时日。

    可颍川的钟繇距离这边就近多了…

    他与蔡邕也算是师徒,在太学时…钟繇便醉心于书法,拜在了蔡邕的门下。

    而鲜为人知的是…

    后世,那些大名鼎鼎的书法人物,或多或少都会与蔡邕有关。

    按照顺序…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是蔡邕将书法传给钟繇,钟繇传给卫夫人,卫夫人传给王羲之,王羲之传给王献之…再之后是智永——虞世——欧阳——褚遂良——张旭——颜真卿——怀素!

    代代传承…

    当然,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钟繇方才来到蔡府,刚刚比()对过两卷文书…就在两封竹简中窥探出了什么。

    他的神情有些疑惑。

    口中则是吟道:「易元蟆(),这名字好生古怪…」

    的确,姓易的本就少,字元蟆的更是罕见中的罕见,毕竟…谁会把「蟆」这种蛤蟆添加到自己的字号里,这不给自己的名字添堵么?

    而钟繇的这一句话立刻就吸引了司马防与蔡邕的注意力…

    大家都不是傻子…

    这种时候,谁会因为一个名字而大惊小怪!

    「是了,是了…」

    而随着蔡邕与司马防的走近,钟繇一边摇着头,一边感慨道:「像…真像啊!」

    这时…司马防已经走近。

    可钟繇手中竹简指向的字却与那封「柳羽笔迹」截然不同…不同的字,也是不同的形!

    反倒是蔡邕,他吧唧了嘴巴,旋即伸手在空中凌空模彷。

    「是这一笔,还有这一笔,不对…这一笔一模一样!」

    区别于逐字逐句的观察…

    蔡邕观察的是笔画。

    横平竖直,这些都极其容易模彷,可「一撇一捺」书写时,却一万个人能写出一万个味道,而撇捺与横平竖直之间的间隙,更是没有定论。

    「就是了…」

    「就是这一封!无论从撇捺看,还是之间的距离刚刚好…刚刚好!」

    蔡邕一下子变得亢奋…

    可很快,他就陷入了另一种心情。

    「易元蟆?张芝的弟子中…怎么会有如此一个古怪的名字?」

    蔡邕喃喃…

    司马防却好似注意到了什么。

    这易元蟆…怎么感觉,有那么点熟悉呢?

    作为御史中丞、洛阳令,司马防是极其敏感的…

    易,义?

    元?元?

    蟆?马?

    易元蟆…这不就是马元义!

    因为这个巨大的发现,骤然间,司马防的童孔瞪得浑圆硕大…

    紧接着,他大声喊道:「易元蟆就是…就是…马!元!义!张芝的这个弟子就是马元义…」

    这一声提醒…

    一下子让蔡邕与钟繇愣住了。

    可只是一个瞬间,两人也睁大了眼…不可思议的望向司马防。

    易元蟆是谁?没有人知道。

    可马元义…这可太熟悉了,近来那造反的太平道,他们的神上使不就是马元义么?

    这封在太平道坛口搜出来的信笺,不…不也是「柳羽」写给「马元义」的呢?

    呸…

    什么柳羽写给马元义。

    呵呵…

    丫的,这本就是贼喊捉贼!

    ——马元义这老狗是彷制柳羽的笔墨…把信写给他自己!

    …

    …牛奶糖糖塘的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