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_第二百一十二章 这世道真不是非黑即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这世道真不是非黑即白! (第1/3页)

    张让是出生在颍川,与荀或、郭嘉、钟繇等人是老乡。

    可张家却不是颍川四大家族之一,甚至次一级的「郭嘉」、「郭图」的家族,张家都比不上。这是因为…张家的根基并不在颍川,而是在南阳!

    南阳穰县的张家是当地大族,张让的父亲是张家的旁支,为了更好的发展迁家往颍川去。

    故而,在张让的族谱上,他还真寻觅到一个能打的族人。

    ——南阳张温!

    区别于演绎中的张温,在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中,因吕布截获袁术与张温的私通书信,而被董卓从宴席上推出去斩首不同!

    历史上的张温是董卓、孙坚、陶谦等人的顶头上司。

    年少时,受到曹操的祖父曹腾提拔,后续做到过大司农、车骑将军…在诸多平定叛乱的战役中大放异彩。

    如今这个时节,他与宦门张让勾结,乃是担任「大鸿胪」一职。

    「张温?」

    倒是赵忠提出了质疑,「这张温只有寥寥几次统兵的记录,他行不行啊?」

    「呵呵…」

    张让笑了,一边笑一边感慨道:「行不行重要么?担任大将军的,还需要亲自去战场杀敌么?」

    嘿…

    这么一说,赵忠一拍脑门,还真是如此!

    大将军之位,夺得是兵权,可兵权…就不代表着一定要去上阵杀敌。

    运筹帷幄,让那些四肢发达的去拿脑袋别在裤袋上吧?

    「张常侍,此举高明啊…」十常侍纷纷拱手…

    「呵呵!」张让邪魅一笑,不过很快,又恢复了冷静。「先别高兴,这大将军之位…又岂止是咱们宦门一家去争!」

    言外之意…张让已经算到了…

    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都不会坐以待毙,只是…

    张让算不准,那玉林柳郎?他会不会争上一争呢?

    …

    …

    半夜,皇甫嵩仍然坐在桉头,一边揉着疼痛的额头,一边看着自己在竹简上写满的字迹。

    他的夫人走了过来,边帮他揉太阳穴,边说道。

    「你一个武人,性子也执拗,许多事情都是一根筋,如今你拿不定主意,为何不去问问那玉林柳郎呢?当初你被关北寺狱,不也是因为他,才被放出来,才去南阳,去幽州立功的么?这一次问他一问,岂不是省了这繁琐的心思?」

    「你懂什么?」皇甫嵩瞪了夫人一眼。「这次芒砀山狩猎,关乎天下兵马大将军之位,整个洛阳城看似风平浪静,可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这种时候去找那柳观主,谁知道是对是错呢?万一被人抓住了把柄,岂不是连他一起害了?」

    「爹爹这么说就不对了!」

    这次说话的是站在门外的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

    「正因为这大将军之位执掌天下兵马,干系重大,哪个家族会坐以待毙,单单儿子知道的,刚刚被罢官的汝南袁氏就有些坐不住了,袁家年轻一代的长子袁绍可活跃的很呢!父亲再不动,怕是就失了先机!」

    哪怕是儿子、夫人都这么劝…

    皇甫嵩依旧只是蹙眉忧心,还是摇头,语气笃定,「不去,就是不去!」

    唉…皇甫嵩的夫人无奈叹息。

    「人家都巴不得能与玉林柳郎搭建起关系,你瞅瞅那大司农家的曹操,三天两头往玉林观跑,你倒好…这么好的机会,却不把握…你还是这一根筋,犟脾气!」

    「妇人之见!」皇甫嵩瞪了夫人一眼,便摆手…示意夫人与儿子退下。

    他则提起一本兵书,细细的阅()读了起来,

    皇甫坚寿看到,这是《吴子兵书》,哪怕是他的父亲被困于北寺狱…依旧是手不离这《吴子兵书》…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爹啥都好…就是不知道圆滑!

    「唉…」

    一声幽幽的叹息回荡在皇甫嵩府邸的苍穹之上!

    …

    …

    曹府,曹嵩在与司马防下棋。

    有府兵过来禀报,看到曹嵩,登时闭上嘴巴…

    倒是司马防张口道;「曹大司农掌管大汉国库,与我们这官府息息相关,无需隐瞒…直接禀事即可!」

    府兵这才禀报道:「连续九天,玉林观的柳观主见过的依旧是曹操、刘备、荀或这么几个人,皇甫嵩并无去拜访,柳观主也并无派人去请!」

    闻言,曹嵩疑惑惊诧,「明日就要去芒砀山狩猎,这狩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