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八章 这股力量可以燎原! (第1/3页)
历史上,汉灵帝刘宏的死颇具戏剧性。 那一日早晨,天子刘宏还精神抖擞的去祭祀,可正午用过饭后,突然病了…晚上时,皇宫中就传出了天子驾崩的消息。 整个一个大离谱! 若说这中间没有什么阴谋,谁能相信? 而何进拥护的“汉少帝”刘辩火线继位,根本没有给董太后以及二皇子刘协一丝一毫的机会。 整个过程,若非宦官与外戚的联手,怎么可能这么顺利? 还是那句老话,东汉的皇帝没有一个活过三十六岁是有理由的。 至少,在这件事儿上,宦官与外戚足以达成一致。 而之后,何进在袁绍的提议下,在谋诛宦官的计划中执行了一系列的措施。 比如,召前将军董卓率凉州兵东下; 比如,派并州刺史丁原带着其主薄吕布南下洛阳城北的孟津湾,同时派张辽去河北募兵; 比如,派骑都尉鲍信到其故乡泰山去募兵; 比如,派大将军府掾王匡到徐州去募兵,假司马张杨到其故乡并州云中去募兵,都尉母丘毅到扬州丹阳郡募兵,东郡太守桥冒南下成皋募兵! 然后就是八月二十五日到二十八日,宦官与外戚的搏杀… 第一天,何皇后在十常侍的提议下,召何进进入南宫嘉德殿。 却被张让等人刺杀,宦官们伪造何太后诏书,免去了袁绍和王允的职务。 尚书卢植向外界公布,宦官谋杀大将军的罪行。 虎贲中郎将袁术听到后,带兵入宫,火烧嘉德殿前的九龙门,又烧东西宫; 第二天,皇宫南宫火势完全失控,汉少帝刘辩与陈留王刘协兄弟经复道逃亡北宫,途中遭到卢植的拦截。 第三天,何进的弟弟何苗赶来为哥哥报仇,与袁绍共同捕杀了中常侍赵忠等人。 第四天,袁绍与王允处决了阉党,杀死了全部宦官,一些没长胡子的也被误杀,张让等少数宦官带着天子与陈留王逃到黄河边,走投无路,跳河自尽,天子与陈留王在北邙山过夜,次日凌晨才被官员们发现,然后被董卓的西凉军发现! 与《演绎》中这些发生在一瞬间不同,历史上的这一切是分四天完成的。 而其中又饱含着总总线索与离奇的地方。 第一个,刘辩上位后,十常侍并无一兵一卒,就连起居都遭到了虎贲中郎将袁术的监视,对何进兄妹形不成什么直接威胁,反而有助于他们的执政。 如果要消灭宦官,何必要调动外面的西凉兵,又何必要将洛阳的将军都调出呢? 第二个,何进虽不聪明,但也不傻,在他被杀前,与十常侍已经处于水深火热的关系,他如何敢独自赴约去见妹妹何皇后呢?m.zwWX.ORg 第三个,十常侍刺杀何进后,除了伪造了一封圣旨,免除袁绍、王允等人的职务外,几乎什么都没做,完全是被动挨打,如果十常侍早就准备要刺杀何进,那么为什么会在整整的四天时间内一直被动挨打!乃至于最后走投无路,跳河自杀时。 退一万步讲,真要跳河自尽,为何不把少帝与陈留王一并拉下水? 第四个,身为虎贲中郎将,袁术带兵火烧九龙门后才冲入皇宫,尔后又火烧东西宫,这太反常了,你杀宦官就杀宦官,放火什么意思? 身为虎贲中郎将一定是有能打开宫门的钥匙,再加上皇宫的城墙就不高,真的要救人,攀爬也进去了,根本不用烧门就能闯入,况且整个皇宫都是土木结构,一旦肆无忌惮的到处放火,很有可能会整体燃烧垮塌! 从这些就能看出…何进遇刺桉的每一个主要环节都存在严重的不合理之处。 从刑侦学角度看,本桉的“被告”阉党集团全部被杀或自杀,犯罪现场皇宫又几乎完全被焚毁,目睹犯罪过程的证人几乎不存在,人证、物证贵乏,桉件的全部过程就只能听原告——袁绍、袁术、卢植、王允等人的讲述了! 历史上真实的情况不一定会记录在史书里。 因为书写史书的人极有可能也是属于某一个阵营。 不过,从以上总总推断,柳羽多少能看出一些端倪,整个宦官与外戚的争斗,就像是一张铺天大网,是有一股势力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