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二章 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第3/3页)
要让父亲看看… 哪曾想,刚进门就察觉到气氛的不对,两百多名来曹府过年的士兵迎了上来,每个人低着头,一副委屈兮兮的模样。 曹操看出了不对,连忙收起了原本的笑容,问道:“怎么了?这是怎么了?是府上招待不周么?” 曹操就担心弟兄们在这里拘束,特地跟府上所有的下人讲过。 要善待他们…把他们当这宅子里的主人一样。 当然… 下人是不可能把他们真的当成主人的,可…即便如此两百多士兵已经很欣慰,他们有感受到被关心,被关怀。 这一次…所有人的委屈不是因为曹府,而是… 一时间一干人七嘴八舌,却都讲不清楚…有一个年龄大的士兵提醒道:“骑都尉…你到皇宫司马门外看一下…就…就知道了!” 曹操当即转身,忙不得的赶到皇宫的司马门,这边围拢了大量的士兵…有第一路军,有第二路,也有第三路… 大家聚在一起,似乎是对某件事议论纷纷。 “听说了么?这次北伐的抚恤金、军饷…都减半了!” “怎么没听说呀,那群没卵子的宦官说…说什么…签字画押后,就能领,若是不签字画押,那一个子儿也没有了!” “当初出征时许诺的好好的,现在却…却…唉…唉…” 无数抱怨声接踵传来… 司马门外本是发放军饷与抚恤金,该是兴高采烈的场所,可… 一些北伐军的将士认出了曹操。 “那不是骑都尉么?” “骑都尉的俸禄也减半了么?” “骑都尉,咱们弟兄们浴血奋战,所图的…就是…就是这点儿饷银哪!骑都尉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 听到这儿…曹操万分火起,他走到司马门处,看到告示上贴着,“蛾贼叛乱,百废俱兴,因国用不足,将原定的俸禄降为一半。为公平起见,抚恤金也减半。” 历史上…第一次黄巾叛乱平定时,的确有过降低俸禄,减少抚恤金的举动… 只不过,不是一半…而是一多半! 那是因为,宦官劝天子用铜铸造人形,陈列在皇城四方,以达成“绿”克“黄”的目的,而为了安放铜人,就需要在四方建造宫室,设香桉祭祀。四个方向,每个方向三个铜人,正好十二个,也暗合十二常侍。 历史记载中就有——刘宏欲铸铜人,而国用不足,乃诏调民田,亩敛十钱。比水旱伤稼更甚,百姓贫苦! 更夸张的是…为了应对灾异四起,朝廷气象衰败,于是…宦官又建议天子人为作法,求助于神灵苍天。 差遣钩盾令宋典维修南宫玉堂,让掖庭令毕岚铸铜人四列放在仓龙门、玄武阙外,又铸造四口钟,悬挂在玉堂及云台殿前。 众所周知…就像是后世的修路一样,搞这些建设是宦官最容易捞钱的法门,钱从哪捞?自然就是克扣平叛将士的俸禄。 甚至… 历史上这场敛财的闹剧,最后都演变成罢免平叛黄巾,封赏的官员…具体的做法,就是派督邮去地方考察,每个县都要罢免一些… 很不幸,历史上作为安喜县令的刘备就成为了这一次罢免名单中的一员。 而鞭打督邮的也不是张飞,就是刘备本人,是他带着怒气去质问督邮,督邮也是无奈,名单是上面一早就定好的,丫的…你刘备不去打点,怪咱? 只是,督邮没想到,刘备这么刚!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 可…事实上,就算刘宏没有答应铸造铜人,宦官们也不会放过借着发抚恤金、军衔敛财的机会! 这些宦官…敛财的基因是深入骨髓的。 而事实上,从一场战争的全局去推演… 整个过程,事先准备战争占三分之一,战场占三分之一,战后总结占三分之一。 每一个阶段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纠纷、矛盾和摆不平的事情。 就拿战争总结来说,经济账要算,杀了多少敌人?有多少阵亡将士需要抚恤?要给整个军队发放多少钱? 其中最令人头疼,也最是油水丰富的,就数这论功行赏。 … …牛奶糖糖塘的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