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四二章 殷洲新秩序 (第2/3页)
居留权,只能当工人和农民,或者从事低端服务业,不能当任何老板和农场主。 这样以来,泰西人及其混血后裔,跟当地普通殷人的身份,在大明接收前后完全逆转了。 墨人的身份到时没有变,只是管理变得更加严格了。 对于现场的泰西移民高层而言,这些人的身份变化与他们关系不大,他们肯定是要离开的。 他们的关注点在另外的方向上。 现场的葡萄牙和巴西贵族们议论了一阵,若昂王子作为代表出来询问细节: “李将军,根据葡萄牙语大明之间的协议,我们有权将所有泰西移民和墨人奴隶带走,大明不能强制他们留下……” 李玉泉直接摆手,非常不耐烦的说: “我们不会强制他们留下,我们大食亲王殿下的意思,就是让你们全带走,一个不留。 “只是我们考虑实际情况,你们根本没有能力全都带走,最后肯定会剩下一些。 “特别内陆那些自立的草头王,大明也让你们带走,你们能带的走吗? “所以大明只是提前制定了规则,避免后面措手不及而已。 “大明对你们西夷的人口和奴隶没有兴趣。” 李玉泉满脸的嫌弃,但是若昂和巴西贵族们却都松了口气。 在这个时代,人口是非常重要的财富,不然天竺为什么能成为英国皇冠上的明珠…… 大明不在意巴西的人口,允许葡萄牙人带走他们,也是让葡萄牙能够接受条约的重要原因。 朱靖垣参与了殷洲移民处置的讨论,最终的决策也基本就是朱靖垣的意思。 朱靖垣的本来想法,当然是把泰西人全部赶回老家。 但是朱靖垣很快就意识到,想要直接实现这个目标,短期内是根本不现实的。 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在南殷洲的殖民地,使用两国语言的泰西移民和其后裔,加上泰西人与殷人的混血后代,总数量估计有三千万人。 这里面还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割据状态,不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总督政府能够管的了的。 必须得有个框,暂时把这些泰西人装起来。 再加上要大明建立一个藩国专门管理殷人,正好就把这些泰西人放给这些殷人一起管了。 但他们只能得到临时居留权,这是自由人中最低级的身份,地位仅高于奴隶。 目的就是迫使其返回其本土,而不是永远赖在商国。 至于墨洲后裔,大部分本来就是泰西人的奴隶,奴隶属于私人财产,当然允许泰西人带走。 如果他们实在带不走的,大明只能按照世祖皇帝留下的规矩处理,暂时继续作为奴工继续使用。 等到大明有了空闲的运力,就送他们返回墨洲老家。 按照世祖皇帝钦定的“一滴墨”原则,只要祖上混过一次墨人的血,那子孙世代都算是墨人。 同时,除撒哈拉以南墨洲藩国外,大明本土及其他地区所有藩国,都不得给墨人居留权及以上身份。 也就是说,出现在墨洲以外地区的墨人,都会被大明人视为奴仆。 朱靖垣打算废奴,但不打算改变世祖皇帝留下的规则。 哪怕世祖皇帝专门留下了修改的借口,想要实际去改祖制也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朱靖垣的方案是绕开祖制上的限制, 学习历史上的美国人,将殷洲和其他地区的墨人奴隶,陆续送回他们自己的故乡。 同时禁止向墨洲以外贩卖墨人奴隶。 其他的胡人、殷人、南洋、波斯、大食族群的奴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案。 最后逐步完全禁止所有的奴隶贸易。 这样一来,奴隶制度虽然可能继续存在,但奴隶本身却能够逐步消失。 就像美国的密西西比州,直到2013年的时候,才实际批准了废除奴隶制度的宪法第13条修正案。 但这份文件在法律上生效之前,当地奴隶本身早就已经不存在了。 若昂王子为首的葡萄牙和巴西贵族,跟大明的军官继续确认了各方面的细节。 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谈判的时候就确定了,都是双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所以中间没有出什么意外。 若望王子签署了正式的移交文件,当天下午就开始送泰西民众上船。 因为连年战乱,还有流寇肆虐,里约地区和周围聚集了大量的泰西和殷人难民。 这正好方便葡萄牙贵族把更多人口带走。 两百多年前,他们从泰西各国本土过来的,成为说葡萄牙语的巴西人,现在再次成批的离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