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五零章 投票权重怎么分 (第2/3页)
的“联盟盟主”,拥有对任何事务的一票否决权。 设四个副盟主国,大明的藩属国分享两个名额,泰西各国及其主要藩属国分享两个名额。 盟主国固定为大明不更换,副盟主国每两年更换一次,不选举,由所有国家轮流担任。 在联盟会议上讨论的事情,所有国家无论赞成还是反对,都只有一票投票权。 除了大明可以使用一票否决权之外,普通反对票达到三分之一以上,相关事务也会被否决。 任何事务想要获得通过,都需要拿到三分之二以上的赞成票,让三分之一反对无法实现。 这个规则看上去非常保守,反对相对容易而通过困难。 但是,大明额外要求,自己这边有一定规模的藩属国,也应该得到投票权。 在大明草拟的公约上,笼统的要了十九个投票权,但是没有说明要分给哪个藩国。 十九这个的数量显然是专门选的,加上大明默认的一票,总共二十票。 正好是十个泰西国家的两倍,直接占到总票数的三分之二了。 以后大明提出任何事情,只要泰西各国中有一个也投了赞成,那就直接可以通过了。 不直接要二十一票,是大明自己拿出的诚意,也是因为泰西各国不可能接受。 即便是二十张票,泰西各国也不敢接受,在泰西各国中找一张票太容易了。 无论是露西亚和奥斯曼还是普鲁士,都很可能会被大明拉拢过去。 他们昨天下午内部讨论过之后,今天马上就出来提要求了。 不直接要大明降低投票权,而是给自己增加投票权,降低大明投票权的同时,给自己国家争取地位。 理由看上去也很充分,大明的藩国有投票权,我们的殖民地和其他领地也要有投票权。 如果现在这些国家索要投票权都给他们,那泰西总票数就达到了二十三张。 比大明这边还多三张。 大明想要推动联盟决议通过,就必须从泰西各国中争取到九张票,这难度可以说直接上升了。 就算露西亚、奥斯曼、普鲁士三国,加上他们要到的票都赞成也还不够。 朱靖垣对此早有准备,好整以暇的听完了他们的要求。 然后颇为嫌弃,还些好笑的说: “大明的藩属国只要了十九张票,这真的已经是非常克制的了。 “我们的很多藩属国,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都超过你们泰西大部分国家本土的。 “你们给墨西哥、天竺这种地方要投票权也就算了,安哥拉这种地方怎么能要投票权? “如果给了安哥拉,以后其他国家在墨洲开拓殖民地,是不是都要给投票权? “巴伐利亚、匈牙利、乌克兰这种本土地区,怎么能够额外拿投票权? “按照你们这个标准,大明也给所有省份和所有的藩国都分配投票权? “你们自己考虑考虑,这样能不能行的通啊?” 朱靖垣说的很直接,也很扎心,现场的气氛一时间有些尴尬。 几个殖民地国家也觉得,内陆国拿个行政区出来要票,实在是有点过分。 泰西各国总票数超过大明,那是百分之百不可能的。 所以法国的塔列朗站出来说: “我们应该制定一个标准,来判断什么样的藩属国和领地,才有资格拿到联盟投票权。” 朱靖垣却直接摆手说: “有标准,然后按照标准执行,那当然是好事,但标准太复杂了就不好执行了。 “执行也需要成本的,执行过程也是个扯皮的过程。 “我也不遮遮掩掩,这种投票权说是给藩属国的,其实就是我们各国自己操控的。 “我们的联盟投票权规则,最好还是相对简单粗暴一点,容易理解一点的好。 “我现在有两个方案,可以供大家选择。 “首先在现有方案的基础上,给英属天竺、美利坚、法属加拿大、西属墨西哥投票权。 “同时大明藩国票数要增加到二十一票。” 所有的代表马上算了一下,朱靖垣这样安排,大明要从泰西各国争取到两张票,才能超过三分之二的票数。 相比最初的要求退了一步,但是只要说服两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就能推动一项议桉通过,仍然让泰西各国担忧。 关键是,泰西各国并不是都能接受这种投票权数量象征的国家地位。 让西班牙站在自己上面,普鲁士都很难接受,更不用说露西亚了。 关键是,英国的殖民地加起来,还没露西亚本土大,凭什么你三张票,我露西亚只有一张? 这绝对不可能接受。 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