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三篇(六) (第2/3页)
易》称,已不是先前(即战国时期)那种《易》称的概念了。自西汉《易经》(今本《易经》加《易传》)成为五经之首,随后凡文人学者而引用《易经》里的内容,同样形成一种习惯称《易》,而不称《易经》。 如到了东汉的《白虎通义》典章里也有不少“《易》曰”,但同理这里的“《易》曰”如同“《易经》曰”。即《易》等同于《易经》的称谓。 《白虎通义》里云: “故《易》曰:‘伏羲氏之王天下也’。” “《易》曰:‘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易》曰:‘介如石,不终日,贞吉’。” “《易》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于是始作八卦’。” “《易》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民’。” 《白虎通义》里所引用的被称之谓“《易》曰”里的内容,既有《周易》一书里的句子,而多是《易传》里的“文言”与“系辞”中的句子。东汉是继承西汉后期对《易》的称法,是把《易传》与《周易》合二为一,通称《易》了。 到《后汉书》里所引述的“《易》曰”内容,也多是《易传·系辞》里的内容。说明《系辞》一文的影响力。也说明在《易经》成为五经之首后,《易传》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周易》的内容。如东汉后期《论衡》一书里的“《易》曰”所引用的句子,多是《易传》里的句子,也有《周易》里的句子。但同理已然是称《易》。 总之,从两汉时期的文章书籍里所看到的“《易》曰”,已与战国时期的文章书籍里所称“《易》曰”里引用的内容相比较,是不同的了。战国的《易》称,是《周易》一书的简称。而两汉时期的《易》称,就不能认为是《周易》一书的简称。两汉时期里的《易》称里所包含的内容是《周易》与《易传》这两部分内容了。当然两汉时期里的《易》称里的内容,不仅包括《周易》与《易传》,而且亦包括了增添进去的“八卦象数”内容。两汉时期的《易》称实乃是《易经》一词的简称。 而《易经》的称法,我们已知最早出现在《史记》里,尔后又出现在《汉书》里。并且这种称法出现的极少,虽不是仅此两处,但很少见。即使出现这种称法,但没有引述过内容。在两汉时期的文章书籍里并没有以“《易经》曰”,来引用过《周易》或《易传》里的内容。 作为“经”说的出现,两汉则是以“五经”之说出现。也而没有出现过《书经》、《诗经》、这种称法。凡引用这些书里的内容,而是以“《书》曰”、“《诗》曰”这种称法。而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经”说,是出现在《庄子》一书。《庄子·天运篇》里云:“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 这是把儒家著作称为“六经”的最早出处,但《天运篇》是否是庄子的著作,学术界一直有争议。胡适认为“《庄子》一书,大概十分之八九是假造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庄子》一书共有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而《天运》就属于外篇。所以《庄子·天运》是何时产生,以及所记载的这些说法是否真实,就不能不怀疑了。庄子生活在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这段时间,这应属于战国的后期(而战国时期为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即使《庄子·天运》里的“六经”说法,是庄子所说,也只是统指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