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六篇(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六篇(十) (第3/3页)

八卦”符号与“六十四卦符号”混淆,“八卦”符号是“三联体”符号,而“六十四卦符号”是“六联体”符号,即“八卦”筮术上是把“六联体”符号又分成了两个“八卦”符号,并取象其中,这些说法不过是人为地规定而已)。在“八卦”学上,六十四卦里,每个卦里都是有六个爻画组成,是所谓的“八卦”重叠而成的。我们已知六个爻画,分上三爻和下三爻。上三爻为上卦(或称外卦),下三爻为下卦(或称内卦),也都叫单卦。而“互体卦”是在一卦的六个爻里的二、三、四、五爻交互而看成卦象,即一卦符号中,二、三、四爻又看作是一个“互体”的内卦。而三、四、五爻又构成一个“互体”的外卦。我们举例如下:如《观》卦画中的“互体”卦象

    (因图无法上传,故略)

    我们从上面的《观》卦符号图示里看到,这个“六联体”符号里的上三画是谓《观》卦的外卦,是“巽”(八卦之一),取象为“风”。下三画是谓《坤》卦的内卦,是八卦里的“坤”卦,取象“土”。而《观》卦画又产生“互体”卦“艮”(八卦之一),取象为“山”。不论《观》卦里的“巽”、“坤”、“艮”,这都是八卦筮术里的说法,这又叫是“八经卦”,也称单卦,就是与“六十四卦”(即符号)相区别。

    虽“八卦”筮术中卦画符号与名称都是与《周易》一书里的画符号与名称相同,但“八卦”是筮术,八卦筮术是从“六十四画符号”里派生出的东西,而六十四卦卦名又是从《周易》一书里借过来的。总之,八卦筮术是巫术的东西,《周易》里根本没有“八卦取象”及什么“互体”一说。“八卦”与《周易》本不是一回事。虽然在叙述中出现了与《周易》一书里相同的名称,如说《观》卦,或《否》卦。但要知道这是讲“八卦”筮术上的内容,不能混淆与《周易》。笔者在讲述《周易》时,与区别于“八卦”里的名称所涉及《周易》里的名称时,以《观》篇,或《否》篇的这种称法。

    我们还是回到《左传》里的第一筮例上来看周太史说的“山”,就是来自于“互体”里的“艮”卦象了。现在这个“山”也有出处了。若不懂“八卦”筮术中的取象,你若想从古筮例中看明白古人为人算卦的说法,那是不可能的。若不懂“八卦”筮术中的取象,你若看《左传》里的“以《周易》筮之”的筮例,而对照今本《周易》会使你百思不得其解,即那些筮例中的很多说法在《周易》里是看不到的。正因为“八卦”筮术不是《周易》一书里的内容,你若不懂“八卦”术,就看不懂《左传》一书中的筮例,也就认为是《周易》占筮上的神奇了。

    我们还是继续看周太史的那些‘推论’。“风从天上吹到地上,这就是山(细想这种联想推理,也是符合自然中眼见的现象。风是从天上刮过来,一刮就刮到地上,风吹着沙土,漫漫变成了沙堆,土堆了吗?漫漫不就变成山了吗?古人那里能懂得这山,是通过“造山运动”产生的呢。古人就是仰看天,府察地,所眼见的那些东西,只是直观经验而已。),山上的木材物产,又都受到天光的照射,这就生长在土地上了。所以说‘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周太史是通过“光”、“风”、“天”、“土”这些卦象来进一步论证陈完日后要成为“王的上宾”这一神启出的占辞的真实性。既然用通神的蓍草通过那么复杂的十八变而得的神卦,那么神卦里的卦辞不就是神启示的结果了吗?光看那句卦辞“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不就知道陈完日后是要当君王的上宾了。还费那些事,又通过八卦里的取象,再进行煞有介事的论证一凡,以此证明陈完做君王上宾的依据。这实在是让人想不通,并且这种‘推论’谁跟谁沾边吗?总之这种算卦法,现在看来,形同儿戏。从“光”说起。是从外地照耀过来,光亮确实能照耀的很远,特别像太阳光。是从很远的地方照耀过来的,要是一小堆火光就不一定从远处能照过来。而周太史说的就是太阳光的“光”了,这“光”最终落脚点上是对山上的木材进行照射,才能生长。“风从天上刮起来,一刮到地上,又成了山,山上长着木材,又受到阳光的照射,才能生长。”这能说没有道理吗?虽然这些现象符合逻辑,但无论如何也转不到“出国受聘,利用宾于王”这种人事上去呀?这种联想不也太非凡了吧?总之‘天上刮风,到地上成山,山上长着木材受到阳光的照射与陈完日后作君王的宾客之间没有可比性,也没有因果关系。也许周太史推论的前后,都围绕着“光”说,自然联想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这事情。那个时候,虽然诸侯们很重视筮卜,并设有专职人员。但估计那时候也没有“国标”,同现在也一样,没有制定国家标准,凭算卦先生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是了。???

    周易归来的周易哲学解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