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集解》易说批判(四十) (第2/3页)
凿附会《周易》文辞,可也是取自“经”文《易传》的内容。这也说明了,最早注释《周易》引向歧路的是《易传》。可帝制里无论所谓“象数派”,或是“义理派”,把同是经书的《易传》,当解释今本《周易》的不二法宝,当然只在注释上所用“象数”轻与重而已。 郑玄接着说的“二五相应,君阴臣阳,君而应臣,故"小事吉"”,也与虞翻的说法不同。郑玄通过爻位阴阳穿凿附会到君与臣上而得出所谓的“小事吉”。 我们再看《易传·小象》文对所谓《睽》卦六爻辞内容的注释,来对比于虞翻的注释。 如《小象传》的注释: “象曰:见恶人,以辟咎也。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象曰:见舆曳,位不当也。 象曰:无初有终,遇刚也。 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象曰:厥宗噬肤,往有庆也。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看《小象传》的注释,虽也是说了等于白说,却在注释上不像“汉象数”那样说法。《小象文》只是以爻位上失道、当位、刚柔等上去穿凿附会《周易》文辞。再看“象数派”代表虞翻的注释,相比更是胡诌八扯、怪诞不经。 如虞翻对所谓九二爻辞内容“遇主于巷,无咎”的注释:“二动体《震》。《震》为主,为大涂,《艮》为径路。大道而有径路,故称“巷”。变而得正,故"无咎"”。 虞翻难到连“遇主于巷,无咎”是啥意思都不明白吗?即使“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这说法,也简简单单。而虞翻通过卦变说,转弯抹角胡诌八扯出《震》与《艮》卦取象,扯到“巷”字含义,而不去说“遇主于巷”是什么意思。最后通过阴阳爻变而得正位之说,附会到“故无咎”上这种说了等于白说的话。虞翻不是扯犊子吗?“遇主于巷,无咎”其意不是明明白白吗?不就是指“在巷子里遇到主人,没有什么过失”,巷子里遇到主子,因没法躲避,这种情况下不为过错,这是讲尊俾秩序下的道德礼仪问题。 3、附录: (1)附录《周易·睽》历史上的三种不同文本 ①《周易·睽》原创文本格式 ()睽,小事吉。 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遇主于巷,无咎。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②《周易·睽》春秋文本格式 ()睽:小事吉。 ()未济: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噬嗑:遇主于巷,无咎。 ()大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损:睽孤,遇无夫,交孚,厉,无咎。 ()履: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归妹: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③今本《周易·睽》内容格式 ()睽:小事吉。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六二:遇主于巷,无咎。 九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六四:睽孤,遇无夫,交孚,厉,无咎。 九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上六: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2)附录《周易·睽》原创文章译解 (原文) ()睽,小事吉。 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遇主于巷,无咎。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译文) 三十八、背离,对日常小事来说,没有害处。 不必悔恨,丢失马匹,不必追赶,自己会返回来的。碰到不喜欢的人,也没有什么咎害。遇到主人在同一巷子里,没有什么过失。看到大车拉着东西,用牛牵引着;而赶车的人是被烙了额,且又割了鼻受过刑罚的人。没有当初的过错,何至于有现在的结果呢?背离成为孤独,相遇原来的丈夫,相互有了真诚的爱,相互勉励,没有害咎。没有了悔恨,于是,相互尊敬亲密无间,携手并进,有何害处呢?背离而成孤独,行走在路途上,见到一队奇怪打扮的迎亲车队,一头猪背上被涂饰,这车队上的人打扮成各种鬼怪的样子,先是弓箭上弦,像是要射过路的人,后来又把弓箭抽回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