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四章 结构上的问题 (第3/4页)
实际上由于历史原因,几乎所有三线官方机构都具备独立的科研能力。 比如西昌发射基地的三号楼。 这处看似普普通通、和某只很没有猫德的小猫咪同名的建筑二层内,便拥有着与其外表截然不同的高精尖设备: 抗振动、抗过载的元器件模组、轴向逃逸传感器、量热仪、调节器,一台正在嗡嗡作响的超算。 甚至在建筑的三层,还有一个小型酸碱库。 根据葛同友此前对徐云的介绍。 在极端情况下。 这处实验室有能力在四个小时内组装出一颗临时性的通讯卫星,六个小时发射上天。 当徐云和黄雨婷来到建筑二层的时候,实验室内显得热闹异常,丝毫看不出此时已然是凌晨四点: “一号位预备,一号位预备,这次争取把倾角压在0.005°以内!” “B组注意,B组注意,你们的算式出了问题,右边不对等,再校正一下!” “设计结构的专家不是说在路上了吗?怎么还没到?” “老马,你的程序还要多久能写好?” “快了快了,马上完成!” “最后五分钟了,你赶得上吗?” “放心吧老大,我平时写小说的,天天卡着最后五分钟更新呢!” 面对有些嘈杂的实验室,饶是徐云也被吓了一小跳。 这处实验室内忙碌的员工年纪普遍在三十到五十之间,没有当初老院士团那般的‘悲壮’, 但这种叽叽喳喳的交流声确实有些超出徐云的认知。 他接触过的项目研发环境普遍都很安静,毕竟需要记录和分析数据嘛,太吵的话肯定会影响效率。 因此大多数研发团队无论在庆功宴或者项目外有多活跃,项目进行期间一般都是很安静的。 项目进行时候的氛围,通常跟三体电视剧的背景色调差不多,就差有人在背后拉小提琴了。 结果没想到。 西昌基地的这些同行倒是别具一格,硬生生把实验室搞成了菜市场,嗓门一个比一个大。 就在徐云和黄雨婷有些发愣之际。 位于他们右手边的葛同友恰好瞥见了他们的身影。 只见他与身边的成员低声说了些什么,便快步赶到了二人身边,先对徐云点了点头: “小徐,你回来了。” 接着他又看向了黄雨婷,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感慨,主动道: “小姑娘,你就是老黄的女儿吧?” 黄雨婷已经很久没听人叫自己小姑娘了,不过这种称谓上的不适很快便被葛同友后续的‘老黄’二字给打消了。 只见她盯着葛同友,礼貌的问道: “您认识我爸?” 葛同友轻轻点了点头: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葛同友,搞仪器平衡的,当初和老黄合作过几次。” “另外我很久很久以前在海军XX部队服过役,老黄2013年设计的那台重力梯度仪就被安装在了我老部队的舰船上,编号是XXXX。” 葛同友的口中报出了一艘舰船的编号,黄雨婷的眼眶瞬间便有些发红了起来。 葛同友报出的那艘舰船上安装的是黄大年教授在国内设计落地的第一台重力梯度仪,服役期五年。 在五年间,它一共在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48架大大小小的潜伏设备,称得上功勋赫赫。 2018年舰船寿命到限,加之当时的测量设备在精度上比2013年优化了许多,因此那台重力梯度仪便随舰船一起退役了。 更令黄雨婷难忘的是。 那台重力梯度仪完工的时间点和她硕士毕业是在同一个月。 当时黄大年特意申请了一份手续,带着黄雨婷进入了北海舰队的研发中心,由黄雨婷亲手拧上了最后一颗螺丝。 眼下听到葛同友提及那艘舰船的编号,黄雨婷的心绪多少便也产生了一些波动。 不过很快。 黄雨婷便飞快的抹了把眼角,抽了两下鼻子,强迫自己恢复正常,对葛同友道: “葛教授,感伤的话咱们就先不说了,您直接告诉我现在我要做啥吧。“ 葛同友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好,跟我来吧。” 随后他带着徐云和黄雨婷走了几步,很快来到实验室东南角的一处桌面旁。 这张桌子的面积大概有两平米左右,桌面上嵌着一块屏幕,屏幕上赫然显示着黄雨婷设计的结构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