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章 U2:洒家这辈子值了(感谢犁在剑走之后打赏的盟主!) (第4/5页)
1。” 写到这里。 徐云便停下手中的笔,开始对照起了钱五师的表格。 钱五师这份表格的实质样本来自海对面的弹道风洞,如今这个时代全球拥有弹道风洞的国家仅有三个,并且不包括华夏。 这也是为什么这份资料会被列作如此高规格档案的原因。 接着很快。 徐云便在文件上找到了ma=0.7的对应l0数值。 其赫然便是. 0.229! 毫无疑问。 于敏拿出的这三个数值,确实是精确的解。 徐云: “.” 白活了.jpg。 随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徐云这个小组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画风,交谈内容差不多是这样的: “大于,中等间隙b和c区要做个柯尔莫哥洛夫尺度能谱的笔算,所以得先计算一下耗散率.” “不用算了,17.63%,韩立同志你验算一下吧。” “.大于,波数由速度的所有大尺度分量累计而成的,v^k是速度的傅里叶系数,所以要进行多次放缩” “不用吧,韩立同志,我们只要假定对于任意固定的k,所有大于1/k的尺度的累计耗散当是2νΩk≤2νk,其中e→0,当ν→0时,Ωk就可以直接被算出来了喏,你看。” “那这个不规则的时速度场.” “这也简单,假设一个固壁对流体的剪应力,然后写出接触面积的乘积再导一导不就行了?” 实话实说。 从第一次穿越到现在。 徐云头一次产生了一种怀疑人生的微妙情感: 他仿佛化身成了那个被带飞着的土著,而身边的于敏才是那个穿越者。 几乎只要徐云一提及思路。 于敏便能迅速给出对应的答案,并且精准度很高很高,哪怕出了错也很快就能纠正过来。 于是乎。 在于敏的‘协助’下。 徐云几乎不怎么费力,就顺利解决了自己所负责的问题。 难怪那么多人喜欢躺赢,这种感觉是真的爽啊. 在徐云小组完成计算任务十分钟后。 钱五师亲自负责的背压比也有了结果。 背压比。 军圈或者航空航天的爱好者应该都知道。 无论大型的航天液体火箭,还是一些现代的战术导弹,甚至现代化的第三代以后的战斗机。 它们在开加力以后喷出的火舌.也就是尾焰,外观大多都是一节一节的。 这是飞行器的发动机马力全开时,喷流速度超过音速的一种物理现象。 这种现象专业上被叫做马赫盘或者马赫环,属于翻译上的出入,属于很常见的释义问题。 它由尾喷流产生激波引起,在空气中形成连续的膨胀波和压缩波系。 而这些胀波或者压缩波在数学上的计算推导,便与背压比有关。 诚然。 背压比这个概念常见于喷气式飞机的喷管,导弹领域.尤其是小型导弹考虑背压比的情况并不多。 但别忘了。 钱五师他们这次设计的导弹需要极其精细的气动结构,背压比则关乎超声速轴对称在现实情景的落位——具体方程此前已经提及过了。 因此背压比的计算,便成为了一个很关键的一环。 接着钱五师将自己的计算结果与徐云于敏的成果并排放到面前,开始做起了汇总。 “r(l)/l=0.1v/l^3=0.02” “流场参数分布及前缘曲面激波间隔是0.4、2.6、2.9” “前体进气道的总收缩比为6.2,其中包含了前体压缩部分,进气道的总收缩比为5.2,内收缩比为1.6” “质量加权马赫数的分布在3.0左右,压升系数基本在20以上,总压恢复系数在攻角等于2°的时候最大,其余状态均接近0.6” 钱五师的目光飞快在这些参数上掠过,细长带着老茧的右手飞快在演算纸上进行着勾画。 每扫过一项参数。 他的右手便会在五秒内画出对应的图形。 这是他花了三十年时间积累下来的超常能力,若是没有点本事,钱五师怎么可能被海对面如此看重? 如果说于敏是一台人型计算机。 那么钱五师就是一台人型分析仪。 每个参数从进入视网膜在后方成像的那一刻开始,便被钱五师的大脑进行了高速解析。 看着钱五师快速在纸上跃动的笔尖。 旁观的徐云心中,忽然又冒出了另一股情绪。 这股情绪有些微妙。 它并不是吐槽欲,也不是空灵的感动——徐云还没感性到那种地步。 这股情绪怎么说呢 聪明的同学应该都还记得。 在过往的三个副本中,徐云都曾经组织过一轮甚至多轮的数学运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