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威廉的选择 (第2/2页)
提及过,威廉也是剑桥大学的毕业生,而且他获得的还是自然科学学位。 按1665年的教育普及度,差不多等同于后世985毕业的博士。 加上前几年发迹时的一些见闻,威廉很快便被徐云引导到了与先前小牛一样的思路上,成功被说服了。 “番茄酱?” 威廉看了眼正在哼哧哼哧啃着土豆蘸番茄酱的利拉尼,对徐云问道: “肥鱼先生,您是说这是来自东方的特色酱料,愿意将它的配方分享给我们?” 徐云点点头,目光坦然的看向他: “没错,这是东方一位叫袁州的厨师研发出的酱料,调配起来非常简单,如果威廉先生愿意,我们可以合伙做这次生意。” 威廉深深的看了眼这个来自东方的年轻人,脸上仍旧带着疑惑: “肥鱼先生,既然您掌握着这么一项技术,为什么不选择自己单干呢?” “当然是因为我和牛顿先生的友谊了。” 徐云拍了拍胸脯,摆出了一副我和小牛肝胆相照的表情,接着叹了口气,说道: “按照现在伦敦黑死病的局势,我恐怕要在伍尔索普待上一段时间,父母那边暂时也联系不上,我总不能待在这儿白吃白喝吧? 另外番茄酱的市场绝对不小,甚至可能是欧洲级的,但它的复制成本实在是太低太低了,做不到垄断。 如果我自己选择单干,恐怕还来不及卖到格兰瑟姆,街上就出现一大堆的仿制品了。 与其自己少赚钱,还不如大家合起伙来想想办法,争取在破解技术空窗期内多赚点基尼。” 说完这些,徐云便坦然的看着威廉,不再说话。 他的这番解释有真有假,并不全是谎言,也不尽都是事实。 假的地方自然是拿出技术的理由,而真的部分则是他对于复制市场的判断。 目前英国——或者说除了意呆利和西班牙外的所有欧洲国家,对于番茄酱最大的生产壁垒不是配方,而是番茄有毒的固有观念。 番茄酱的制作方式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先把番茄煮熟捣碎,然后加入糖、盐以及调和油(徐云当初用的是黄油),按照一定比例慢慢搅拌就行了。 这种技术不至于一两天就被破译那么离谱,但高低也就两个礼拜吧。 毕竟若真是什么复杂的工艺,徐云也做不到那样轻松搞定不是? 一旦人们对番茄有毒的认知开始转变,番茄酱要不了几天就会随处可见。 就像本土的凉皮,全国的凉皮市场绝对不小,但你看到哪个人或者哪家公司垄断了吗? 在有些小县城,你甚至能见到操着本地土话的“陕省凉皮”。 这是技术不存在壁垒会导致的必然结果,也是徐云选择番茄酱的原因之一: 番茄酱的口味先天性与欧洲人契合,但由于复制空窗期短,赚钱的时间相对有限。 这样既可以改善小牛和威廉一家的生活条件,又不会将小牛今后的人生轨迹带歪。 换做其他有技术壁垒的东西——比如肥皂或者飞机杯啥的,保不齐小牛这辈子就钻钱眼里去了呢。 视线再回归屋内。 看着面前的番茄酱,威廉思索了一番,说道: “肥鱼先生,一起做生意我没意见,不过具体的分成比例.......” “威廉先生。” 就在威廉打算讨论利益分配之际,徐云忽然打断了他: “威廉先生,分成比例的问题咱们可以稍后再谈,因为我们现在还缺少一个人,一个必不可少的合作伙伴。” 听闻此言,威廉与小牛对视一眼,齐齐问道: “什么人?” “你想啊。” 徐云指了指桌上的番茄酱,解释道: “对于你们两位这种读过书的人来说,想通番茄‘致死’的原因都得通过引导,那么普通人呢? 以那些平民的知识储备,恐怕连酸可以溶解铅这种反应都听不懂,你怎么说服他们购买番茄酱? 就凭味道符合喜好?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没人愿意为了一点好吃的东西去送了命。” 徐云看着面前若有所思的两人,笑着摊了摊手: “所以我们必须找一位德高望重,用最简单的言语就能够获取他人信任的人,比如......” “圣提多迪亚教堂的亚尔林牧师。” ........ 注: 听说昨天忽然一堆地名被缩减成拼音缩写了,有的书主角叫李(洛)(阳),结果读者看到的都是李LY,也是实惨.....新手钓鱼人的走进不科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