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章 妙有天地 (第2/3页)
人间的不同,妙有境的幽冥世界有三处核心,其一为的道场纠纶宫,其二为北极天宫在幽冥世界的投影北阴酆都,其三则是南方火云宫在幽冥世界的投影阴世鬼国。 三者力量相互影响,隐约之间也是孕育出了不少新的虚影。 而这一切都是弥罗有意而为之。 妙有境内生活的生灵都是弥罗宝卷之中记载的名字,他们本身并没有生老病死的概念,自然也不需要衍生出对应的阴世变化。 但弥罗本身完善自身道则法理,补全名字需要用到三界体系,这才特地在幽冥世界构建三方势力,本质上是通过源自于人道秩序和天界秩序,同幽冥世界的道则法理运转产生交替,进而带来新的变化。 毕竟,弥罗伴生之宝宝卷之中记载的名字,五品这一个等级,已经超出了天一境界,等同于函夏诸多飞升天外的炼神还虚境修士,类比函夏之外的修行体系,也就是所谓的半神圣者。 而想要跨境界发挥力量,自然少不得更多的外力加持,这部分力量,不是单纯的灵池提供能量就能够弥补,更多的还是道则法理以及境界上的差距。 按照弥罗自己的感知,他的妙有境吸收了多个太虚幻境的道则法理,现在又是在突破天一境界的时候,复制了部分函夏三才体系的力量,作为五品名字力量的全面发挥的支撑,应该没有问题。 但这里的支撑,除去妙有境本身的储备之外,还有向外释放力量的“窗口”。….如果以妙有境为释放口,在弥罗的计算之中,发挥出一位五品的力量算正常消耗,两位就非常吃力,三位根本无法供应,因为除去妙有境本身之外,弥罗心中唯一能作为窗口的只有他根本法所化的太微金阙。 因此,强化这些五品名字的道场,也就成了势在必行的事情。 但很可惜,诸多名字之中,、、位于太微金阙下方,、、、和则是位于北方和西方,而留在人间,都不适合作为新的突破口。 唯有的幽冥世界最有可能。 ‘当然,单纯的强化幽冥世界这件事情本身并不能达到开辟新窗口的目的,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整个妙有境才可以。’ 弥罗的眼睛微微眯起,他看了看现在的三界布局。 当初在突破的时候,因为专注于梳理自身掌控的道则法理,因此整个妙有境的结构,其实更多的是受到了帝君三界体系的影响,内里的诸多布局虽然合理,但并不完全符合弥罗原本的想法和对未来的规划。 所以他打算在进一步修改幽冥世界的同时,加大对于三界结构的修改。 或许是受到了帝君的影响,在弥罗看来,三界体系最好是呈现一个球形,即天界为一个半圆,地界为一个半圆,将人间笼罩其中。 ‘天界四方其实可以稍微下沉,例如西方的须弥山可以直接沉入人间,作为西方的支柱,东方则是可以培育神木,南方直接以火云为联系,北方则是以天河为通道。’ ‘同样,须弥山既然沉入了人间,那么自然也可以在幽冥世界留下投影,构建一方阴山山脉,西方神木根系落下的话,可以仿造类似于桃山的冥土结构。’ 弥罗简单的描绘三界虚影,最后停留在了人间位置。 ‘九州便对应太微金阙和纠纶宫,嗯,单纯的纠纶宫航海士差了一点,可以将其视作是阴曹地府的基础,日后向外构建地府体系,顺带将山神河神体系也融入部分入幽冥体系,以此构建天地两极?’ 弥罗看着九州,简单勾画了一下幽冥世界下一步的布局,但最后并没有立刻下定决心,便继续处理人间的问题。 ‘虽然很怀念故土,但单纯的九州,还是有些,等化身从南方群岛收拢更多名字之后,终归是要有一个安放的地方,其次……’ 弥罗看了看妙有境内,几个悬浮在虚空之中的虚幻大陆。 这些大陆都是依托弥罗的记忆构建,他们对应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