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华娱1997 第589节 (第1/2页)
祝疆:“……” ……… 曹轩和导演打了个招呼,他这回算是迟到了,然后来到化妆间上妆。 他的御用化妆师姓梅,比曹轩大四岁,曹轩叫他梅姐。 履历其实不算好看,但1999年就跟着他了,跟着曹轩征战各大剧组、演唱会、颁奖礼等等,也从不少知名化妆师里吸取学习,积年累月,终成一代大佬,对曹轩的妆容造型那叫遂心应手。 这两年梅姐的孩子也大了,有些时候并不能随时随地跟着曹轩,所以以防万一,也开始带徒弟。 其中有一个天赋很好的叫孙娟,被梅姐重点培养,甚至已经开始给曹轩化妆。 孙娟年纪不大,性格活泼爱闹,哪怕对着曹轩这个大老板也不是特别害怕,今天一见曹轩,就马上嚷嚷开来。 曹轩也挺喜欢这个姑娘,觉得其性格很像年轻时候的胡婧,不过就是身材圆了好几圈。 “老板,你太厉害了。” “又怎么了?” “我早上看百度排行榜,新专辑4首歌冲进前五,冠亚军都是您的。” 曹轩淡然一笑:“基操勿6。” 旁边的梅姐有点懵:“这句话啥意思。” “我知道,我知道。” 年轻人脑子转的快,哪怕曹轩不解释,孙娟也能猜出个大概。 “基本操作,不用大惊小怪,老板,是不是这个意思。” “聪明,晚上让制片主任给你盒饭加鸡腿。” 一个鸡腿打发了吃的圆滚滚的孙娟,梅姐也感慨起了新专辑道:“您这次出的歌真不错,都特别有味道,特别是那首《老男孩》,我家那位都听哭了。” “谬赞了,姐夫喜欢就好。” “不过他也提意见了,说您太成功了,这歌要是找个丑点的颓废点的歌手唱,更有味道,” “哈哈,既然是祭奠青春,哪有丑帅之分,再说了,我快32了,确实是个老男孩了。” “说的对,我看他就是嫉妒。” 梅姐点头认可,然后补了一句:“不过我个人来说,更喜欢《路过人间》和《一路生花》。” “嗯,我个人更喜欢《路过人间》。” 至少这首歌是纯原创,而《老男孩》和《一路生花》,虽然歌曲质量并不差,但都陷入抄袭风波。 不过现在,两首歌的原版都没有出现,都成了曹轩“原创”歌曲。 路过人间,不过是个薅羊毛的曹老奸……… 第503章 《十年人间》,亦是曹轩人间十年 2007年的华语歌坛,在原时空很多人眼里,是黄金时代的最后余晖。 但抛开上帝之眼,在眼下实际上是一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 尤其是现在乐坛有了曹轩,更是如此。 中国华语乐坛近几年早就有了黄金时代之说,但是这个黄金时代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算,始终有争议。 有人认为,既然是黄金时代,自然要包罗万象,四大天王、谭张争霸,还有台省的那帮大腕都得算上。 有人则认为,这么算太扯了,再往前点,直接把民国的周旋、姚莉、李香兰都算上都行。 还有人觉得应该按照地域分,近些年内地市场为主要市场,那么黄金时代肯定得顺着内地流行市场崛起的路线走。 1994年,内地流行音乐开始崛起,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起始点应该放在这。 但这个说法很多人不同意。 1994年是内地流行歌坛崛起,却不是市场崛起,早些年邓丽君、四大天王他们的磁带照样卖得满天飞。 这个时期的内地市场看似繁荣,但盗版居多,反倒是台省和香江的唱片市场相对更成熟一些。 同时,这个时期的内地歌手基本上被港台压着打,只有少数几个有些名堂,但也卖不到港台。 所以,有不少人得出结论,如果按照市场和影响力来算,应该是1997年曹轩出道之后,以一己之力反攻港台,这才是黄金时代的开端。 不过,这个说法还没有说服所有人。 还有一些人坚持,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不应该单单只是指市场和影响力,作品质量更是重中之重。 1997年曹轩横空出世,镇压歌坛数年,这期间有不少好歌好作品,但远谈不到百花齐放的地步。 倒是新世纪之后,大批创作歌手陆续崛起,周杰纶、陶哲、某王、林骏杰、五月天的阿信,内地这边也有朴树、许威、汪头条、水木年华、刀狼等。 无数原创精品出现,华语乐坛佳作不断,这种丰富多彩的华语乐坛才应该被称为黄金时代。 几经撕逼,大家也很难达成共识,但不管怎么样,曹轩肯定是这个时代的核心中的核心。 甚至有激进的歌迷和乐评人喊出,只要曹轩还在歌坛一天,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就不会结束。 这话肯定是有所过誉,哪怕喜欢装逼曹轩也从来不敢承认这个说法。 毕竟再牛逼的歌手,也不可能撑起整个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顶多就是半壁江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