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7章 君子不器 (第2/2页)
不能被事物固定的“形态”所桎梏从而一成不变,应当突破思维,再往深处延伸发散的话。 那就是真正的“君子不器”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应当适时适地,适人适事,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的采取相应的措施。 姜陵思考了许久,并没有因为时间的紧迫而表现出丝毫的紧张。 等到姜陵认为,脑海中关于“君子不器”的知识已经调阅的差不多了的时候,方才提笔沾墨,在卷面上写下: “器量有限,然君子心无穷大也。” 此句开篇点题,不仅从表意上揭示了“器”与“君子”之间的不同,而且还通过后半句,直接确定了全文的观点。 众所周知妖蛮炼体修炼到了极致的时候,五感会非常灵敏。 姜陵虽然并没有达到那种境界,但当他写下这一句话的时候,却是感觉冥冥之中仿佛有百鸟齐鸣,百花齐放,心神大定,周身的状态一下攀升到了极致。 趁此机会,姜陵不敢停顿,继续落笔: “君子心怀天下,不拘于心,不拘于形。然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 君子乃是全才,理当胸怀宽广,海纳百川,所作所为不能被顾虑所约束,不能被思想所禁锢。 但只要是器物,必定有它的形态。 而有了形态,便意味着它必定有有限的“气量”。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有限的“气量”终有一日会被填满溢出。 所以君子的思想不能像器物一样有所桎梏,行为不能像器物一样有所限制,气量不能像器物一样有所终点。 “经义”不能是一个人的自说自话,否则等待着姜陵的只会是铁血无情的一个“丁等”。 所以,姜陵在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时候,还不忘引用了老子的“朴散则为器”和庄子的“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来加强自己文章的可信度。 文章大概六七百字的样子,整个过程姜陵大概用了一个时辰的功夫完成。 其中,动笔前的思考占据了超过半数的时间。 写完“经义”,姜陵恍然发现体内耗损严重,无论是才气还是文灵大日的力量,都几近枯竭。 “恐怕我这篇经义已经相当于在为《论语》注释了吧?” 姜陵擦了一下身上的汗水,心想:“虽说只有短短四个字,但费心费力程度却是前所未有的体验,不过文宫好像更加凝练稳固了,对未来大有好处……” 考场内锣鼓敲响,提醒考生仅剩一个半时辰的时间来完成考试。 听着四面八方响起的此起彼伏的翻卷声,想来大家的时间都很紧张,作写完“诗赋”和“经义”之后,姜陵终于勉强算是追上了。 不过代价是体内的力量也耗损严重就是。 姜陵动用星图,将部分气血之力转化为才气注入文宫。 在此过程中,姜陵并没有闲着,只是没有答题,而是拿起了地上早已凉透的米粥和烙饼大快朵颐了起来。 才气可以通过气血之力的转化进行补充。 但精神上的消耗却是不能,所以姜陵打算吃个东西休息一下,容后再战。蒋万的诡道读书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