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自己做手术,这很合理吧_第257章 不好意思,我内定了许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7章 不好意思,我内定了许秋! (第1/2页)

    杨晨曦并没有卖关子,短暂的停顿后,就给出了答案:“几个月前,我们团队已经攻克了6.5毫米人造血管的研制,且已经进行完了动物实验……”

    “6.5毫米!”

    这一次,连柳寺都震惊了。

    杨晨曦要把6.5毫米血管的国内首次移植交给他们?

    “我们真的能行吗?”

    “不可能吧,这已经算是人工血管领域最难的方向了,我们根本驾驭不了!”

    众人议论纷纷,都觉得杨晨曦的话太过魔幻。

    “我什么时候说让你们去做6.5毫米的人工血管了?”

    被打断的杨晨曦很是不悦,他丝毫不留情面地道:“少部分人还有自知之明,6.5毫米不是你们能做的!

    给你们准备的,是8毫米,甚至8.5毫米的人工血管。

    如果你们能完成,那就有机会加入我的团队,几个月后跟我一起完成6.5毫米的人工血管置换术。”

    这也是他接受邀请,来主持这场考核的原因所在。

    大夏这边,对他的人工血管寄予了厚望。

    而杨晨曦想要在口径上更进一步,除了科研方面的努力外,还得组建一支能做小口径血管移植的手术团队。

    名刀大赛,自然是挖掘天才最好的时机。

    国内首例6.5毫米血管植入,这个荣誉的吸引力很大!

    杨晨曦更是领衔国内人工血管研制的头号人物,在他的团队下,将来有很大的几率率先攻克六毫米血管禁区,名留青史。

    因此,当“筛选手术团队”的消息一放出,在场的医生都激动了起来。

    “先别急着做梦。”

    这时,杨晨曦再次开口,控制住了局面。

    他打开了随行的小箱子,里面低温保存了一批造价昂贵的国产八毫米人工血管。

    紧接着,又有工作人员推来了一条实验犬。

    见到这一幕,众人都安静了下来,隐隐约约猜到要发生什么。

    杨晨曦等实验犬运上来后,毫不拖泥带水地道:“狗的分流血管直径大约是八毫米,如果能将这根人工血管置入狗体内,那就有资格挑战这台肢体血管修复置换术!”

    果然是这样……

    人工血管的置换很难,八毫米以下,都算是医生的雷区了,必须慎之又慎。

    能往八毫米之下继续推进,都已经到主任医师的级别,能够在大多数心脏外科、血管中心担任要职,成为专家。

    再往下,就是杨晨曦这类站在行业顶尖的人才了。

    如今,就有一个加入杨晨曦的机会摆在面前,只要做好一条狗、一个人的手术,就能跟着他平步青云……这是在场所有人此生仅有的机会。

    柳寺、史丰也明白这一点,所以都异常激动。

    然而,在许多人还在考虑,或者等待杨晨曦宣布考核开始时,一道平静的声音突然响起!

    “我来试试。”

    众人连忙望去,旋即脸上一惊。

    是许秋!

    此刻,许秋淡定地站了起来,选择了打头阵。

    最终考核竟然和人工血管有关,他也相当意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靠着那三天疯狂的大脑风暴,如今他对人工血管的了解、造诣,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甚至,可能比杨晨曦还要精通一些。

    现在正好有个机会接触国内前沿团队研制的人工血管,他也动了博采众长的心思,想要亲眼见一见。

    “好!”

    考官席上,杨晨曦直接就鼓起了掌。

    他十分欣赏这种自信的医生,这份勇气,也是行业先驱必不可少的品质之一!

    许秋刚要出列,杨晨曦突然问道:“等一等,你是哪个科室的?”

    “急诊科。”

    “停一下!”

    杨晨曦脸色变幻了几下,他皱着眉头道:“我忘了说一点,急诊科、感染科、妇产科这些科室的医生,一律禁止参加这场特殊考核。

    我欢迎脑外科、手外科、心脏外科等科室的天才挑战!”

    李明伟表情有点不对劲了,拉了拉杨晨曦,示意他闭嘴,提醒道:“许医生和一般的急诊科医生不同!”

    陈院士和林协也坐不住了,脸上都有愠意。

    陈院士沉沉地道:“小杨啊,他虽然是急诊科医生,但对人工血管有自己的见解,你可以给他一个机会。”

    杨晨曦心里很是吃惊,怎么这么多人为许秋说话?

    然而,这反倒让他更加不满。

    他朝陈院士抱了个歉,接着对众人宣布道:“我要的是未来跟我一起挑战六毫米血管禁区的天才,不是连专业、科室都不相关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