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三章:功德无量 (第3/4页)
难免要觉得不平。” “这事儿……我看还是得调更多太平府的人来,他们与六县的人物瓜葛,而且办事也得力。当然,单凭这些人,要短时间内解决这些事,也不容易,不如……再抽调一些官校学堂的学员也来协助吧,打打下手也好。公爷,分地的事,就是要快刀斩乱麻,绝对不可拖泥带水。” 他顿了顿,继续道:“一旦拖延,就可能有人从中作梗或者从中做文章了,公爷别小看某些人,这些人……可精着呢,他们未必有本事成事,却总能坏事。” “所以……下官的意思是,先抽调人手来,只假作是要更精确的丈量土地,并且寻访人口,每一户人,每一口田,都要明明白白,等到一切妥当了,再突然发榜出去,争取十日之内,将地全部分出,再授予各户永业田的田契,公爷你看怎么样。” 张安世便道:“可以,那这事你来办,到时要辛苦你,你来坐镇这六县,我这个人管一管大方向还可以,教我管这些繁琐的事,怕要头痛了。” 高祥点头:“下官得先制定出一个章程来,还有……此事事先也不必和人商量,等丈量,人力和物力都齐备的时候,再一气呵成。” 二人议定,有了高祥,张安世也轻松了许多。 又过了几日,他便随朱棣一道摆驾回宫。 而此时……一场葬礼,也即将开始。 只是这葬礼开始之前,火化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朱棣亲自过问了这件事,毕竟……这是姚广孝的心愿,他心心念念的就是烧出一个舍利来。 而且若是真能出舍利,也证明了姚广孝生前的功德。 姚广孝若是正确,其实就证明了朱棣正确。 他们二人本就是休戚与共的关系。 悲痛之余,朱棣选定了良辰吉日,又亲自扶棺,领着太子、张安世和百官至鸡鸣寺。 鸡鸣寺里,朱棣领着百官在此开始等候。 百官们窃窃私语,其实他们也不懂这烧舍利是怎么个烧法。 只是古人们,大多对于未知的事,总还怀着敬畏之心。 姚广孝其实在许多人心目中并不算什么好人,更谈不上什么有德高僧。 甚至在市井之间,人们称呼他为妖僧。 现在,终于这妖僧……要开始进行检验了。 朱棣在大成宝殿之内,背着手来回踱步,显得有几分焦虑。 若是张安世的法子也烧不出,那么…… 他皱着眉头摇摇头,若如此的话,姚师傅怕死不瞑目呢! 一旁的朱高炽,脸色也不好,道:“父皇,你先坐下歇一歇吧……” “不必。”朱棣烦躁地摇头道:“哎……朕知道……许多人想看姚师傅的笑话呢,哎……” 这些时日,朱棣的心情都是郁郁。就算已经过去几天了,朱棣依旧还没完全从姚广孝死去的悲伤里走出来。 朱高炽便不敢再多言,只欠身坐着。 在这鸡鸣寺,张安世为了烧舍利的便利,早就在此,建了一个巨大的炉子。 这巨大的炉子,完全是在第四代炼钢炉的基础上打造。 新的炼钢炉,早已不是当初烧舍利时那等小把戏了。 此时,张安世先朝着姚广孝的尸首又拜了拜,此时不禁动情道:“姚师傅……一路走好。” 当下便下意识的又想痛哭。 他忍着悲痛,朝众人道:“开始吧。” 姚广孝随即便被推入火炉之中。 紧接着,便开始点火。 很快,这里的屋顶上,便冒出滚滚的浓烟。 因为姚广孝死得太过突然,所以在临死之前,张安世没办法提前给他喂一点什么。 这就给烧舍利的工作,带来了许多的不确定性。 不过…… 既然姚师傅没有吃药,那么就另想办法了。 张安世在这炉子里,特意开了一个小孔。 而后……一面哭:“姚师傅……你大恩大德,若是在天有灵,从前我若是做了什么错事,你千万不要责怪我。我那时年轻,不懂事。” 泪如雨下之间,不忘从袖里掏出一些粉末来,往那洞口洒。 “姚师傅,我舍不得你……呜呜呜……” 张安世不断地掏袖子,一点点地将这粉末倒进去。 一旁烧炉的校尉,个个低着头,不敢抬头看。 跟随而来的朱勇、张軏、丘松三兄弟,见张安世哭得伤心,朱勇便上前道:“大哥,节哀。” “我太伤心了,你……你来罢。” 朱勇噢了一声,便也从自己的袖里开始掏东西,往那洞口,不厌其烦地塞。 朱勇袖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