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_第三百三十五章:开太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五章:开太平 (第3/4页)

钱,赔卫生费和精神损失费。让那陈礼亲自去,下驾贴,好死不死,偏要死在这儿,这是什么意思?”

    丘松:

    “正因如此,富户和乡贤,绝大多数时候,是挣一百,攒九十。而攒下来的余粮和银子做什么呢?不就是为了兼并土地,购置更多的耕田吗?”

    丘松本是被张安世一顿怒骂,骨子里的倔强一下子发作,他本想试着和大哥对峙可听到大哥的这番话,突然觉得自己的骨头软了。

    不得不说,大哥是条好汉子,他比俺丘松还狠。

    张安世拉扯着丘松,教丘松不要乱跑,丘松只好陪着张安世吃了一顿饭菜。

    此时,却有宦官来:“太子殿下请威国公去见。”

    张安世讶异地道:“姐夫寻我何事?”

    这宦官带着几分焦急道:“应该是公事,很急。”

    张安世便再不多言,只道:“那我立即启程。”

    说罢,直接拎着丘松,边走边道:“你跟着来,沿途护我周全,别再和朱勇他们两个混账厮混了。”

    东宫里。

    “正因如此,所以百姓困苦,吃都吃不饱,遑论有什么余财了。”

    接到了旨意的朱高炽,目光没有离开圣旨。

    良久之后,他将圣旨交给一旁的詹事府学士杨溥。

    杨溥已经和太子朱高炽有了基础的信任,他的才能,也得到了朱高炽的认可。

    有了杨溥的协助,朱高炽处置起詹事府事务来更加的得心应手,这时,他不得不感谢张安世给他推荐了一个贤人了。

    最重要的是,杨溥此人,行事稳重,做任何事,都有自己的主见。许多时候,他提议的事,都让朱高炽信服。

    朱高炽道:“杨师傅,你瞧一瞧,父皇如此,是有何深意?”

    杨溥只看了看,随即道:“太子殿下·认为呢?”

    朱高炽道:“府县的知府和知县,本该是吏部举荐,尤其是四品以下,根本不必如此大费周章,现在陛下予本宫全权”

    杨溥摇头道:“此非权,而是责。”

    “责?”朱高炽诧异地看着杨溥,眼中透着不解之色。

    “可自打这九县有了地,许多百姓都有了余粮,那么就不免有人需要花销,为了节省人力,他们往往会购置耕具。还有……现在牛市也十分火爆。官府又征他们挖沟建渠,也可以挣一些钱。因而……手头的钱虽不多,可这却是数十万户人家啊,每人一日哪怕开销几文钱,积少成多,市面上的购买力,也是不小的。因而,许多小货郎和商贩见此情景便索性在各乡和各县那儿盘下铺面,出售一些农人所需之物,从妇人所用的花布,簪子,孩子所用的玩具,或是布鞋,甚至是开一个给人吃喝的小馆子,也都有利可图。”

    “陛下一下子裁撤了这么多的知府和县令,可见对于诸府事务,他极不满意,也抱定了要好好整肃的心思。既然要整肃,那么太子殿下打算让什么人……升任呢?若是后任之人,依旧如此,这天大的责任,便是太子殿下承担了。”

    朱高炽苦笑道:“父皇这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啊。”

    杨溥摇头道:“其实这不是题,因为答案已经写明了。陛下刚刚旌表了太平府,转过头又直接裁撤各府县诸官,这答案不是很明显吗?”

    朱高炽显得迟疑地道:“那么你的意思是艹。”

    “陛下希望殿下提拔和太平府官吏一样的人。”

    朱高炽道:“一样的人?”

    杨溥道:“准确的来说,是太子殿下,提拔太平府的官吏,任用他们,治理各府县。”

    朱高炽听罢,恍然大悟,便道:“本宫其实也想过这种可能,可是……既如此,父皇下旨便是,何须”

    杨溥笑了笑道:“因为太子才是未来的江山之主,太子殿下若是任命,既是示恩如此一来,那些新提拔的官吏,自然而然,也就对太子感激涕零。而另一方面,也去除了他们的顾虑。行新政者,最害怕的就是朝令夕改,今日陛下要他们推行新政,他们尽心竭力去做,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受千夫所指。可转过头,新君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可能就要受到冷落。”

    “殿下,为何后世之人,极少害怕推陈出新?其根由在商鞅啊,推行新政者,必要触及人的根本利益,方可成功。可一旦将人得罪死,便使自己陷入了极危险的境地哪怕受到天子保护,能得势十年、二十年,可一旦……换了新主,便有被人杀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