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五章:张公子请客 诸公买单 (第3/3页)
,受灾的地方,可是四省之地,数百上千万的百姓,这么多的百姓,他能赈济几时?现在咱们拼的就是这么一口气,一旦这口气继不上,便是满盘皆输,反之亦然。” 周举人挑眉道:“消息当真吗?” 他死死地看着刘知府。 刘知府也不瞒他,当真拿了官府中传阅的公文出来给他们看。 周举人等人看过之后,面面相觑。 刘进道:“现在明白了吧……以我之见……他张安世敢赌,诸公身家性命都要没了,还有什么不敢赌的?世上无难事啊……” 周举人闭上眼,权衡着,他似乎也在计算着什么。 最终,他张眸,沉声道:“一旦赌了,他张安世毕竟是外戚,又是郡王……” 他后面的话没有说下去,但是刘知府却是明白。 刘进深深地看了周举人一眼,道:“可你们不要忘了,文渊阁大学士胡广,历来同情诸公,此番他巡抚四省之地,张安世现在越厨代庖,显然也是针对着胡公去的,这一次……不难猜测,胡公只怕也无法忍让了。” “胡公……” 周举人微微睁着眼睛,像是在确认着什么。 刘进道:“胡公乃朝中君子,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明白了。”周举人道:“此事事关重大,我等还需回去议一议,胡公那边……” 刘知府秒懂,随即就道:“你放心,本官立即修书……” “多谢。” ………… 潼关。 行至这里的时候,一队巡检司的人马,护着车轿自陕西出关,直奔洛阳。 马车之中,胡广正端坐在车轿之中,他纹丝不动,一向温和的脸色,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情绪。 又行十里,至驿站打尖,进入了官房,还未落座,就有随行的舍人,送来了自各地送达来的快奏。 “胡公,各地的奏报……” 胡广眼皮子也没抬起一下,只是道:“知道了。” 舍人深吸一口气,想了想,道:“胡公,现在外头有许多的谣传。” 胡广道:“你说。” 舍人道:“此番……似有人针对胡公而来,胡公历来在朝中,与人与世无争,却没想到……竟遭此毒手,胡公要早做打算,未雨绸缪……” 胡广澹澹道:“你从何处听来?” “这……” 胡广道:“你也跟了老夫不少年了吧。” “是。” 胡广道:“哎……” 胡广摆摆手:“下去吧,你下去吧。” 舍人欲言又止:“其实朝中……也有不少人……为胡公鸣不平……” 胡广澹澹道:“你放心,如何明哲保身,如何快刀斩乱麻,老夫还不需你来教授。” 舍人点头。 胡广指了指眼前的公文道:“这都是各府县送来的吧。” “是,他们都盼着胡公拿主意。” 胡广颔首:“大家都不容易啊,我会回书的。” 接着,他再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舍人悄然退下。 ………… 郡王府里,车马如龙。 许多的奏报,从四面八方而来。 张安世的命令,也是应接不暇。 今日就下达了三道命令。 关于受灾百姓赈济新章程,其中大大讲述了灾民们光吃粮食的危害,因而,立即押解十数万石鱼干,分赴各府县。 又出台紧急征辟流动戏班往各府县慰劳办法。 还有关于各建设指挥使司,缺少纸张和笔墨的情况。 这一个接一个的命令,直教人目瞪口呆。 毕竟,谁也无法想象,这玩意还可以这样玩。 这哪里是赈济百姓,这分明是伺候大爷吧! 张安世对此,却依旧保持微笑。 “怕个什么,咱们只管给各个作坊下订,征辟戏班子,搜罗纸张,书本,笔墨,还有更多的棉衣和布匹,放心,会有人给咱们结账!” “对啦,一些铁器,也是需要的,修桥铺路,都离不开工具,听闻各指挥使司,下头还有不少武装的护卫,现在是非常之时,听闻有不少的盗匪,想办法,寻一些刀枪剑戟的尾货,也发出去。” “喏。” …… “陛下……” 东厂这边也没有闲着,将一份份的奏报,送到朱棣这边。 朱棣这些日子,本就心烦意乱。 此时,他只点点头道:“说。” 亦失哈道:“又一批粮,还有许多物资,自太平府拨出了,不过……太平府的情形,似乎并不太好,听闻……有不少军民百姓,都对此略有牢骚……” 朱棣听着,摇头道:“哎……这百姓们无衣无食,朕要操心。这张安世一股脑的出钱出粮,这样铺张的将银子和粮食送出去,朕更操心。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亦失哈一时无语,竟不知如何应对。 好在,他想起了什么,于是道:“不过朝中,倒有不少的议论……” 听到议论两字,朱棣的脸色渐冷下来:“说来朕听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