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_169 入东阁(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9 入东阁(二合一) (第3/4页)

日里就关注国事、针砭时弊,以天下万民为己任,又何需沦落此等境地?

    “沈忆宸,你还真敢说啊。”

    朱祁镇说这句话的时候,就连“向北”字都不用了,而是直呼其名,语气仿佛带着一种警告的意味。

    说实话,如果眼前的皇帝不是朱祁镇,换做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沈忆宸是绝对不敢说这番话的。

    后世的狂生李贽,就在挑战礼法的道路上,给出了一个鲜活的案例。最终被万历皇帝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给逮捕下狱,从而自刎殉道。

    但是明英宗朱祁镇不同,少年经筵日讲的经历,给他留下极深的阴影,导致他对于儒家理学并无多少好感。

    另外庙号“英”字,代表着德性聪明,天资英武的意思。

    虽然庙号这东西都是吹的,不像谥号那样还有贬义。但在某种意义上,也会蕴含君主本身的性格特征,英武就代表他喜好武事。

    既对儒家理学没好感,又喜好武事。几乎注定了明英宗朱祁镇对沈忆宸学术言论,不会有太大的反感情绪,更谈不上什么因言问罪。

    这样就是为什么,沈忆宸敢在皇帝面前肆意批判理学的原因。

    沈忆宸明白朱祁镇的警告,某种意义上更像是一种试探,于是他大义禀然的回道:“臣深受皇恩,当放弃个人荣辱私利,为家国天下仗义执言!”

    听到沈忆宸这番话,朱祁镇有些触动了,确实没有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的决绝,谁敢在皇帝面前如此直言?

    “沈爱卿忠君爱国的赤子之心,朕感受到了。不过汝之观念过于激进,还是得沉稳谨慎些为好。”

    朱祁镇虽然认为沈忆宸说的有道理,但是他的这番言语,实在有些惊世骇俗,哪怕身为皇帝都不敢认同宣扬,否则定会动摇国本。

    于是只能鼓励称赞他的心意,却无法赞扬他的观念学说。

    “臣明白。”

    对于朱祁镇的表现,沈忆宸没有任何灰心情绪,相反得到的成果已经超乎意料。

    自己的这番言语对于现在的大明朝而言,就是妥妥的异端邪说,几乎没人能接受得了。

    别说皇帝还鼓励了一句,只要朱祁镇没有表现出厌恶训斥,对于沈忆宸而言都是一种胜利!

    想要改变这个世界的思维,非一朝一夕之功就能办成,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至少让朱祁镇看到了另外一条截然不同的思想理念。

    同时也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有了日后生根发芽的希望!

    “沈爱卿,今日讲学甚是精彩,不知可想要什么奖励?”

    身为君王,夸赞不能只存在于口头上,必须得拿出一些实际好处给臣子,这样才能让对方更好的效忠,此乃御下之道。

    听到“奖励”二字,王振就特别靠近了一些,想听听沈忆宸会给出怎样的回答。

    只有明白对方的欲望,才能更好的去掌控。

    “此乃臣本分之事,不敢邀功。”

    沈忆宸毫不犹豫的回答,让王振都忍不住暗暗点了点头。

    一般人年轻人面对皇帝奖赏,要么就兴奋过头忘乎所以,直接就说出心中想要的东西。

    要么犹豫一番,最终还是没有忍住奖励的诱惑。

    最强者也会在内心里面挣扎一番,才扛住诱惑出言婉拒,表明自己不是为了功利。

    像沈忆宸这般不带一丝犹豫的,简直绝无仅有,此等心性定力常人所不能及。

    “沈爱卿谦虚了,既然你不敢邀功,那朕就作主官升一阶,任六品翰林侍讲如何?”

    升官?

    沈忆宸内心忍不住悸动起来,他真没想到朱祁镇的嘉奖如此丰厚,是给自己升官!

    别看仅仅是升了一阶,放在普通的翰林身上,需要用三年时间才能向前跨出这一步。而自己不过才入仕十几天,就能得到如此破格提拔,简直就跟坐火箭没什么区别。

    沈忆宸不知道明朝最快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