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73 圣人之道(二合一) (第4/4页)
简直是闻所未闻,他当场就愣在台上,不知道该怎么进行辩经。 看着陈瑞初这副模样,台下士子明白胜负已分,可能事先谁也没有料到,像他这种后起之秀,会输的这般彻底。 “康斋公,你真是教出了一名好弟子,令吾等羡慕。” 张士衡的惊人表现,让在场其他大儒宗师们,都不由向吴与弼道贺了两句。 不过吴与弼心中,却并无多少喜悦之情。原因就在于这个弟子学问虽强,但功利心太重,与自己的性善观有很大冲突。 吴与弼向来淡泊名利,哪怕拜了杨溥为师,得到过皇帝数次召见,都不愿意入仕为官。 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不过在后天环境中,却难免遭受到各种诱惑。只要化去身外之物跟各种私欲组成的“心垢”,才能达到“性善”的境界,从而朝着圣人大道方向前行。 张士衡才华横溢,把自己的“心垢”性善观发扬光大,有了今天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可是这名弟子却抛弃了性善观念,彻底的倒向从心立志,遵循本心。 而张士衡的本心志愿,便是仕途青云,名扬立万! “在下不认同士衡兄所言,认为圣人之道,在气与神!” 有了陈瑞初跟张士衡开头,其他的文人士子都被调动了起来,开始拿出自己的学术观念进行辩论。 这名文人的“在气与神”,就属于儒家的气学范畴,认为“气”才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只有拥有了精气神,才能天人合一成就圣人境界。 “气学过于虚无缥缈,在下不认同!” “你说的也是写歪理邪说,鄙人反对!” 一批批的文人士子上台,又紧接着被另外一群人给驳倒下去,唯独张士衡的雏形“心学”,隐约有种舌战群儒的架势,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地位。 不出意外的话,这届西湖雅集,张士衡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可能是看着无人敢上去应战,何闻道紧握着双拳,展现出一副跃跃欲试的神情。 “想上去辩经吗?” 沈忆宸其实一直都有关注这个年轻人,发现他有此想法后,便靠了过去问了一句。 “嗯!” 何闻道重重的点了点头,脚下却没有任何动作。 “为何不上去?” “向北兄,我……我不善言辞。” 面对沈忆宸的询问,何闻道有些懊恼的回了一句,前面自己连陈瑞初跟刘景仁都辩不过。 现在张士衡独占鳌头,诸多士子成为他手下败将,就算自己有礼,恐怕也辩不过他。 “怕输吗?” “我不怕输,只是不愿意让沈三元的经世致用,败于空谈义理!” 何闻道不怕自己输,他只是不甘心因为自己不善言辞的原因,让沈忆宸的学说输给空谈。 “是吗?那我来帮你说。” “向北兄,你……” 听到沈忆宸的话语,何闻道满脸的差异。 沈三元的学说知之者甚少,精通认同者更是寥寥无几,朱向北他能辩的过张士衡吗? 没等解释,沈忆宸仅是淡淡一笑,然后便走上高台,望着在场众人说道:“圣人之道,不在于言,也不在于心,而是在于行。” “与其在这里一群人讨论何为圣人之道,不如出去深入乡野边疆,看看民生疾苦、将士浴血。” “言不如行,哪怕只能帮扶拯救一人,你在对方的眼中,便是圣人。” 沈忆宸这番话说出来,本来辩经论道的喧嚣声,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谁也料想不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敢直接推翻辩经论道的本质,否定了儒家理学的高谈阔论,要吾等士大夫去体验乡野边疆? 可在众人震惊的眼神中,有一个人脸上流露出了狂热,他就是何闻道! 何闻道万万没有想到,向北兄能用如此简单直接的话语,诠释了沈三元的经世致用观点。看来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远远要比自己更加钻研了解沈学。 “意外吗?” 徐东海不知何时,也来到了何闻道的身旁。 紧接着他的另一句话,让何闻道呆呆惊在原地,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 “当你知道他就是沈三元,便不会意外了。”无限循环的我成了大明勋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