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_332 帝国之殇 (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32 帝国之殇 (二合一) (第2/4页)

么区别,往后就等着蒙古大军南下打草谷?

    “岱总汗,此等要求我们不可能答应,既然要谈就展现点诚意。”

    英国公张辅大风大浪见多了,他明白这不过是蒙古人的挑衅举动,想要皇帝跟朝廷大臣丧失冷静,做出错误的判断。

    “诚意?那得看看明国有没有这个本事。”

    脱脱不花说完之后,转头用着玩味的眼神看向朱祁镇,举止充斥着一种轻浮。

    这种动作让朱祁镇下意识握紧了拳头,他登基十三年来从未遭受过如此的羞辱,天子威仪不再是那么的高高在上。

    就在朱祁镇准备继续呵斥的时候,王振却轻轻碰了一下他的手臂,然后动作很不明显的摇摇头制止。

    臣子可以怒斥,皇帝却不能在番邦外臣面前,丢失掉九五至尊的稳重,这样只会让敌人看穿自己的软弱。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才是帝王应该的仪容!

    明白了王振的意思后,朱祁镇深深吸了一口气压制住内心澎湃情绪,然后把目光看向了英国公张辅。

    常言道老成谋国,此刻他能依靠的重臣,也只有张辅了。

    “既然岱总汗信心满满,把本公也不妨透个底。各地勤王班军已经开赴京师,不日将驰援土木堡,相信蒙古大军没这个能短时间内击败十几万亲征军。”

    “另外成国公已经修整完毕,我们手上依然还有着数万可以匹敌的骑兵,你们真的就以为自己胜券在握了吗?”

    英国公张辅半真半假的彰显着明军力量,让脱脱不花明白亲征军并不是败局已定,鹿死谁手未可知。

    真要是把明军给逼急了,鱼死网破之下完全可以给予蒙古人极大的杀伤。相比较仅仅只有数百万的蒙古人,明国人口千千万万,对方承担不起同归于尽的伤亡。

    听闻英国公这话,脱脱不花没有了之前的张狂,脸上流露出一种将信将疑的神情。

    这并不是说蒙古人傻,随便说说就能轻易上当。恰恰是明朝开国七十余年的不断北伐,让他们骨子里面有着一种处于弱者的畏惧,对自己能剿灭明国大军,拿下明朝皇帝没有信心。

    别说是脱脱不花,哪怕雄才大略的太师也先,从始至终制定战略计划,都没有想过能彻底击败明国亲征军。

    这种骨子里的畏惧,直到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俘获,才彻底的打破。

    并且攻守之势异也,明军开始跟蒙古人野战,出现了一种胆怯。

    “那英国公能开出怎样的筹码?”

    对于明国的羞辱差不多了,再得寸进尺下去,恐怕就如英国公张辅说的那样,对方将鱼死网破。

    到了这一刻,脱脱不花才正式展开“议和”。

    “岱总汗令蒙古大军让出一条前往桑干河的通道,朝廷可以接受每年一次的朝贡,同时开放一处关口进行贸易互市。”

    “至于撤掉大同、宣府之间的烽燧边堡,赔偿蒙古铁器、银钱,锦帛,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大明祖训不赔款,不纳贡!”

    赵宋的靖康之耻,对于后来的汉家王朝造成了极大的警示,同时向异族称臣纳贡,也成为了士大夫跟万民共同抵制的底线。

    后世著名的那句“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某种意义上并不是朱明自己骨气如此,而是达成了一种天下共识,哪怕皇帝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朱祁镇敢答应这样的条件,等同于挑战朱明坐稳天下的法理根基,哪怕能安安稳稳的回到京师,接下来也将要面对万众声讨的局面。

    听到英国公居然答应贸易互市,脱脱不花心中生出一股暗自狂喜,可他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道:“想要让出一条通道可以,不过贸易互市的关口必须放在辽东!”

    能成为一方首领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傻子。

    脱脱不花之所以会轻易答应也先来明军营地议和,自然有着属于自己的算盘。

    鞑靼部虽然在辽东获得了地盘跟人口,实力在茁壮增长中,但蒙古对明帝国的朝贡体系跟贸易,依旧在瓦刺部的掌控中,其中差距不是地盘跟人口可以弥补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蒙古草原不产铁器,更别说冶铁这种工业技术。鞑靼部想要增强兵马实力,总不可能靠着兽皮做铠甲,用木头做箭头吧?

    瓦刺这些年能称霸蒙古三部,靠的就是跟朝贡跟贿赂大同镇守太监郭敬,从而获得了明国的盔甲兵器,装备上彻底碾压了其他蒙古两部。

    脱脱不花身为蒙古大汗,不可能甘愿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