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9 社稷为重君为轻 (二合一) (第2/4页)
祁镇这迫切的模样,沈忆宸脸上不由浮现出一抹苦笑。 堂堂大明天子,需要支付敌军费用跟抚恤,那土木堡十几万明军将士,谁又来承担责任? 更讽刺的是,以朱祁镇的权谋智商,难道真的看不出来也先的如意算盘吗。 不交赎金,失去价值后可能会让人。 交了赎金,也先是一定不会放人! “上皇,鞑虏欲壑难填,奉献钱财无异于割肉饲虎。更何况如今大明危如累卵,怎能阵前资敌?” “此事传出去,令京师将士如何看待,令天下万民如何看待?” 阵前资敌这种事情,朱祁镇已经在大同城做过一次,如果守将不是郭登这种忠勇老将,恐怕现在大明九边防线已经沦亡,蒙古大军更不用绕道紫荆关耗费时日体力。 京师卫戍大军此刻士气如虹,再来让他们眼睁睁的感受一次阵前资敌,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真就以为现在的大明京师,已经万无一失了吗? “恭迎朕回京,赏赐外邦之臣,何来资敌的说法?” “沈卿,你深受皇恩,切莫让朕失望!” 朱祁镇已经感受到沈忆宸话语中,那不愿意与蒙古妥协的态度。 说什么赏赐外邦之臣,那纯粹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的狡辩。朱祁镇认为真正可以打动沈忆宸的,就是曾经对他的圣眷恩隆。 可以说如果没有自己的器重,就没有今天能身着绯袍,身居高位的沈忆宸! 朱祁镇不想谈论什么江山社稷,他只想提醒沈忆宸什么叫做知恩图报。 “圣眷之恩,臣没齿难忘,但绝不能纵容鞑虏的狼子野心,还望上皇能理解。” 别说有景泰帝朱祁钰的密令,哪怕就是没有,沈忆宸也不可能在这种局势下对蒙古未战先降。 那无疑是对大同、悬浮、土木堡十几万大明英魂的背叛,更是对现在依然坚守京师的二十万袍泽的羞辱! 听到沈忆宸的回答,一直隐忍好言相劝,甚至不惜拿出往日恩情的朱祁镇,此刻终于再也压制不住内心中的怒火。 怒而指着沈忆宸大喝道:“鞑虏狼子野心,朕看你才是狼子野心,真以为朕在蒙古大营中就一无所知吗?” “当初御驾亲征之时,趁着京师防务空虚,尔就胆敢无召领军赴京。后来朕深陷敌营才短短半月,你便带头拥立郕王为新君,做出背主求荣之事。” “朕悔不当初,错看了你这个乱臣贼子!” 既然选择撕破脸,朱祁镇这样再无顾忌,劈头盖脸的就把心中的怨恨跟不满发泄了出来。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曾经自己是多么看重沈忆宸,弱冠之年便升官赐服,掏心掏肺的期望能君臣相得。后续出镇福建平叛,还未归来就已经想着如何铺平入阁拜相的道路,可谓君恩似海。 结果沈忆宸这般报答自己,现在更是妄想短了回京之路,狼心狗肺之辈莫过于此! 面对朱祁镇歇斯底里的叱骂,沈忆宸低着头一言不发,凭心而论他说的并不完全没有道理。 于个人而言,沈忆宸始终欠着朱祁镇一份知遇之恩。 但还是那句老话,私情敌不过大义! 现在的朱祁镇经历过土木堡之变后,心态已经彻底发生了扭曲跟改变,连当初那个自大狂妄的少年天子都不如。 至少曾经的朱祁镇,怀着对文治武功的进取,怀着对天下万民的仁爱,怀着对江山社稷的责任。 如今这些通通都不见了,他只想着苟活,只想着如复辟权势,甚至是只想着如何报复。 这样的君王如果掌管天下,那大明还有未来吗? “陛下息怒,沈侍郎怎会忘却您的隆恩,其中定当有所误会。” 袁彬看着朱祁镇暴怒的模样,出来打了个圆场。 无论怎么说,现在沈忆宸是朝廷派过来的和议大臣,想要太上皇安稳回到京师,就必须他与蒙古达成协议。 丧失了权力的皇帝,可能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