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二九章 凛冽的冬日(三) (第4/6页)
这个意思吧。两年成都,已经超过两百年汴梁……最近在外头,那些老儒新儒,心情很复杂,师师你知不知道,大儒何荣超,前两天说要跟弟子朋友一起上书,请宁先生收回成命,国家夺人田,说要打地主,为了公平,听起来很漂亮,但是当这国家到了二世三世,谁来阻止这国家的败坏?何荣超这人,一向是反对新文化的,有点不食周粟的意思,但是宁毅要做这件事,他慌了,怕的是好日子没得过,居然就要上折子。” “这倒确实是。”师师抿了抿嘴,笑,“最近往上头递折子的人不少,很多过去都不想跟我们说话的,这次都忍不住要来规劝一番。这是好事啊,宁先生那边说,这是对我们过去两年工作的肯定。” “肯定自然是肯定的,最近两年成都的状况,尤其是格物学的效率之说,那些儒生私下里说,宁先生确实有远见。就算是不愿意承认宁毅的功劳,现在儒生那边不也是大推墨子,说墨子要与孔孟并列,成千古圣人……但他们担心也是真的担心啊,这一次都不算是梗着脖子说硬话了,人家居然开始跟宁毅服软了,你折腾归折腾,别把成都给折腾没了……” 于和中说着,忍不住失笑,只过得一阵,方才道:“师师,宁毅那边,就真的没有一点害怕?人家这些老儒新儒,用新词来说那可是一辈子搞教育的,我看过最近的宣传,说是让启蒙后的民众来制约政府,但是……这就是漂亮话啊,君子德风小人德草,那些乡下农民他们懂什么?要教到他们懂理、而且是大范围懂理才行,但是你看那些大儒,自己家的孩子都没办法教成大多数懂理,成材的不过那么几个,他们就是最懂教育的,所以才怕……” 师师停下笔沉默了片刻,于和中也顿了顿:“而且……说白了大家需要的是什么?不就是这么个太平盛世吗?师师,我生性愚钝,但最近听来听去,我也听懂了,那些儒生啊,说起来反对宁毅,因为宁毅说要灭儒,他灭儒是因为要发展格物,可是格物已经发展起来了。他现在兵强马壮,将来那些火箭什么还能发展,有朝一日他打败女真人,收服天下,将成都的盛景铺开,我看他喊着灭儒,那些儒生也就真能忍了。宁毅对他们有意见,有意见就有意见,可以妥协的,但是土改这一步,何必呢?所有分田地的,你看看都变成什么样子了……” “而且……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啊,师师,我也害怕……这成都的繁华,会忽然像汴梁那样没了。能做到现在这里,已经可以了,真的非常可以了……” 话说到这里,房间里安静下来,师师想了想,在纸上写了几笔,随后笑道:“你这到底是帮谁打探的消息?” “严道纶啊,还能是谁。”于和中并不避讳,“这件事情,按照伱们的宣传,要是真做到了,那当然是千古未有之伟业,就跟天下大同一样,做到了谁不是千古一帝?万世圣人?但是做不到会死的啊,你看宁毅这样孤注一掷,把那些反对他的酸儒都给吓傻了,其他人当然也怕……严道纶他们最近在忙着开厂搞钱,他也希望成都的发展能千秋万代,我看他快忘记刘公给他的使命了。此间乐,不思中原喽。” “……所以严道纶想要知道些什么事情?” “他就是想看看,你们这边能有多坚决。然后,要是地真的收上来了,将来是怎么个用法,大家能不能从中分一杯羹……还能有什么?” 师师这边想了想。 “土地使用的方面,确实是这次工作的重点,但是和中你知道,这个章程肯定是根据收地的状况,要有变化的,所以目前是个理想化的基本框架。如果收地顺利,接下来会带动大量新规划的出现,哪些地分给村民,哪些搞商业发展,哪些通路,这都需要整体计划,所以暂时我也想不到找谁能拿到好处。当然如果他指的是在收地过程里能钻什么空子,这个事情,我们现在也很想知道。” “严道纶主要想弄清楚的,大概是这次收地会有多坚决,会不会妥协,能不能谈,甚至于会不会杀人,会杀多少人。这么说吧……当年在汴梁,任何人处于宁毅的位置上,恐怕都不会选择杀皇帝,但他说杀就杀了……” “……后来到小苍河,西夏人入侵,华夏军不过区区万人,据我所知,左端佑劝过他,但他说打,还是打了……接下来是女真第三次南下,娄室为帅,希尹派人到小苍河劝说宁毅,名义上归顺,结果你们也知道……到后来包括小苍河的几年大战,包括西南大战之前,整个天下都已经沦亡,希尹还是派人,说大家可以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