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三章 民情 (第2/3页)
可以养活辽民,还能供给军需。 而渔场的收获,就可以用来接济国内之民。 渤海,黄海,辽东湾,因为有朝鲜半岛作为屏障,挡住了大洋上的迅风。 因此这几处海域,可以说是大周万里海域中,风浪最小的海域。 其余地方就是想要学他,只有山东才有此利,其余各地都学不了,因为风浪甚大,加上风暴不定。 渔民出海,那就真是用命来出海了。 一次,两次,十次,上百次平安归来,但只要遇到一次风浪,则十之八九船毁人亡。 大小长白山海域一带,岛屿无数,都修了渔场,都是各渔场的避风岛。 风险比其余地方减少了至少百倍。 不过这些未来的事,说之没有证据,因此唐清安也就没向众人谈了。 最后,关于士兵。 现在的士兵粮银都是半饷,且估计未来几年都无法全额供应,因为目前的治下无力承担。 只能靠朝廷的供给。 而士兵不光要上战场杀敌,冒着生命的危险,如今还要月饷减半,当然要给更多的补偿。 士兵的家中,除了原来的分田十一亩,从月饷减半之年开始,服役一年,赏赐一亩田,最高限制十亩。 也就是说,普通的士兵,不谈平常的半饷,光服役十年,就能为家里得十亩田。 那么这些军士家中,将会是二十一亩田,成为各地的富户。 现在的大周,北方陕西各地因为赋税之重,导致民逃田慌,一二两银子就能买上田。 可是在江南,哪怕徭役也重,但是一亩田能卖到十两以上,而且还极难买到上田。 如果三年后,真如将军所言的税赋,那么金州各地将会是最好的地方之一。 别说十两银子,估计就是十五两银子,也买不到上田,因为没人会卖。 因此关于对军士的田亩奖赏,不但弥补了对军士半饷的弊端,反而能获得所有军士的响应。 还有一层不名言的意思。 在座的官员都能看透。 家中十一亩田,再配十亩军田,还有哪个士兵不对将军忠心耿耿。 士气,忠心都有了。 一箭三雕。 分田之事,不是一日就能谈完,其中的细节,每个人都在勘酌,最后用了三日,才敲定了分田。 既然没有了疑问,将军府下发了公文到各地和军队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 各地都沸腾了起来。 哪怕最畏惧官府的百姓,都会向身边的公差打听,这是否是真的,一脸的惶恐。 田亩。 真要是自己能得十一亩田,就算自己死后,见到了祖宗也能脸上有光啊。 自己可是为子孙挣了一份家业。 多少农户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 十亩田,多少百姓想都不敢想想的事。 衙门口公示牌下,几名差人被问的口干舌燥,几日来,哪怕解释了又解释,还是要翻来覆去的问。 眼前这黑黝黝,满脸褶子的老农,差人认出了他,他每日都来问一次。 “你这老者,怎么回事啊?已经回答了你不下三四回了,都像你这么来问,岂不是烦死人?” 原先。 老农最畏惧这些公人,可是同样的语气,他反而一点都不畏惧了,竟然会露出讨好的笑容。 “这..这……这,分田可是真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