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二章 恭迎平辽侯 (第2/4页)
就极其的重要。 不论是据他所知的李适等,想要扶上王位的兴安君李瑅,还是沈器远等,想要扶上王位的怀恩君李德仁。 至少目前。 皆不是金江镇考虑的对象。 因为当前国主李倧,做的很好。 双方的情谊越发的稳固。 不论是协守辽阳的五千朝鲜军,还有散布在庆尚道或者全罗道的三部义军。 都得到朝鲜国主的支持。 在形势大好的局面下,金江镇同样,犹如老西派一般,不希望发生变化。 因为金江镇也吃饱了。 陶杰该说的话都说了,不该说的话也说了。 那么这些人会如何决定,就谁不会他能控制的,但是他希望这些人,能听进自己的话。 “没有将军的支持,谁也无法推翻汉城,反而会引来灭门之祸,当三思而后行。” 沈器远眯起了眼睛。 沈器远是昭宪王后之父,沈温的八世孙。 是因为己卯士祸遭受牵连的沈达源的玄孙,己卯士祸以后,其家世代不显。 到他这一代,也只是没有功名的一介儒生而已。 而如此人物,被朝鲜勋臣夸赞为人杰,到如今的地位,可见其心智和心性。 平辽侯虽然势大,他却不惧。 历史上同样如此。 面对清朝的强大,认定清朝得罪天下,与明军联手合作,击退清军,帮助明廷恢复辽东。 是一个心中有了认定,就会坚定不移前进的豪杰。 后来因为反正失败被擒,然后被少西派,不顾其余人反对,最后遭凌迟处死。 陶杰见其神色,竟然纹丝不动,内心感叹。 前番在金州。 自己向将军讲述朝鲜形势,将军指出,唯独此人不会受金江军势大而影响,应当给予重视,另当别论。 刚才自己试探一番,果然如将军所言。 口头上的言语,终归不如亲眼所见,陶杰最后笑道。 “金江军即将入朝,沈使可以归汉城,见一见金江军军威,再做决定不迟。” 沈器远这才变色。 此人如何就料定自己会有动作呢? 他打听到,还是猜到了什么? 投鼠忌器。 陶杰离开后,沈器远不敢轻举妄动。 但是该联络的人,还是继续在联系,加强自身的实力。 离开全罗道后。 陶杰又分别拜访了三部义军将领所驻守的地方,然后才返回汉城。 朝鲜划分为八道。 分别为咸镜道、平安道、黄海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道、全罗道、庆尚道。 道下设州、府、郡、县。 刘兴祚把朝鲜国王的态度,告知了陶杰,陶杰面色没有意外。 “我这番劳碌,跑遍了朝鲜大半个国家,不也是为了朝鲜国主的王位稳定么。 他不但应该领情,更应该感恩戴德。” 刘兴祚听到陶杰的话,虽然语气傲慢,却没有觉得他大言不惭,竟然点点头,认可了对方。 他负责王宫,陶杰负责全朝鲜。 两人互通有无,都对朝鲜国内的局势,有情形的认知。 “如果不是陶公的辛苦,恐怕朝鲜早就已经发生了叛乱,哪里有如此的平和呢。” 陶杰知道刘兴祚不是拍自己的马屁。 虽然对方是反正的将领,但深的将军的喜爱和信任,不需要畏惧自己。 可见连刘兴祚,也认为朝鲜国势极为不稳。 “平安道的李适,旁边有我们镇江牵制,估计他是不敢轻举妄动的,倒是全罗道的沈器远,需要提防此人。” 陶杰说道。 刘兴祚纳闷了。 “全罗道有卢顺义,全罗道右边的庆州道有高金权,柳以全二人,他们三部高达七千兵。 难道牵制不住沈器远一人吗?” 陶杰摇了摇头。 沈器远是一个人才,也是朝鲜国内众多势力推出来的人,没有了他,还会有旁人。 他不是一个人。 听到陶杰的解释,刘兴祚皱起了眉头。 按照他的意思,杀了以绝后患,而陶杰认为,杀了对方没有用,反而导致在野的人,行动更加的隐秘。 两人议论一番,只能得出结论,盯死此人。 沈器远在全州动也不动。 不光是陶杰的人在暗中盯着他,还有老西派,少西派,都派了人盯着他。 可是千防万防。 防不住众多的党派,特别是遭到西派全力围剿的北派,纷纷主动联络沈器远。 扩充的实力之快,令人看不过来。 影响力不只是全罗道,乃至京畿的广州南汉山城等,大量的中下级军官,皆暗中投靠了他。 沈器远虽然失败,从而离开了汉城。 孤身到了地方,远离了政治中心,失去了权柄,但是在地方上,沈器远获得了更大的天空。 ~~~~~~ 军司右司马王宣,节度府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