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六章 恩甚怨生(三) (第1/2页)
乔家的事情,沈瑞也是尽知。沈沧就此事,也教导了沈瑞一二。 沈瑞算长了几分见识,一是仕途凶险,要是没有靠山或是靠山不硬的话,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被推出来顶缸;二是厂卫的权势已经乱了法度,并不遵从三法司制度;三是钱权可通神,这个神就是天子身边近人——掌权的内官。 自司礼监得了批红权,大明朝的政治,实际上就是文官与内官共治。 真要论起来,大太监的权势甚至不亚于阁臣。 沈瑞心中对于宦官倒是并无歧视,只觉得论起学问功课来,那些司礼监内官还真的未必比内阁中书差。 要知道明朝自宣宗皇帝开始设内学,由翰林学士教授小内官功课。 之所以司礼监与内阁共同打理朝政,两下却相辅相成,即便偶有摩擦,也鲜少后斗的死去活来的时候,就是因这个渊源。 同陌生人入阁相比,司礼监内官自然是更愿意推相熟的师长入阁。 如同一来,大多数阁臣入阁的背后,都有司礼监内官的影子。沈沧虽没有入过翰林,沈洲与何学士却是翰林院老资历,认识几个内监并不稀奇。 想的多了,沈瑞将思绪拉了回来。 乔大老爷的落马,多少有些“杀鸡骇猴”的意思。 乔家虽是门第不高,却是沈家的双重姻亲。沈沧保持中立,不参合几个阁老的纷争。各派系虽没有直接摆明车马对与沈沧为敌,可推波助澜地打击他一下,也是乐意之极。 沈沧能够不声不响地将一件直通御前的案子摆平,乔大老爷也不过是罢官追罚三千两,可见宫中与锦衣卫都是走了关系,这也使得沈瑞刮目相看。 不过仔细想想也并不意外,大明文官虽清高,可要真是目下无尘也做不到高品上。 记得去年正月,沈珠冒犯建昌,沈沧上门赔罪时,就请锦衣卫的人做了中 沈家虽不是京城老户,可从三太爷算起,父子两个做了五、六十多年的京官,也有自己的经营人脉。 沈瑞虽不喜乔家人,可知晓乔大老爷平安出来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不管是旁人想要“杀鸡骇猴”还是“敲山震虎”,也该掂量掂量沈沧的分 到了重阳节,是四哥的生日,少不得办“抓周宴”。 沈瑞没有去府学,在家里随着三老爷招待客人。 府学那里,除了望朔之日必须露面之外,每月还有一次月考,每日的功课倒是并不强制生员去上课。 府学有教授与训丨导,可府学的生员三年两次入学,一茬茬的并不同期。可教学这里,教授的却都是四书集注与五经。 对于生员来说,四书是公共课,五经则是选修课。 府学里的课程表是固定的,在籍生员每月月初领了课程表,就可以按照课程表去上课。至于点名之类的,却是没有的。是在家读书,还是每日去府学,倒是并无强制。 虽说重阳节这一日是沈珞的祭日,可逝者已矣,总要先顾念活着的人。加上三老爷、三太太成亲十几年,年过三十才得了这一子,如珍似宝,也不愿意有半点委屈。 如此一来,沈家的“抓周宴”就办的极为热闹。 四哥不愧为书香子弟,试儿时抓的就是一直毛笔,喜得三老爷眉飞色舞。 四哥也有了名字,三老爷早就请大老爷起好的,名为“璐”。 璐,美玉,可见大老爷对侄儿的祝福与期待。 乔大太太这些日子虽与妯娌轮流侍疾,可这样的日子乔家人却不能不露面,尤其是刚受了沈家大恩的情况下。 要不然落在旁人眼中,就好像乔家要沉底沉寂似的。沈家这个靠山,乔家可不能丢。 不过看着沈家上下的热闹,想着家中的阴郁气氛,乔大太太也觉得心里堵得慌。 不想就是这一日,因乔大太太不在家,乔家就出了大乱子。 乔老太太虽逼着儿子往沈家“借银子”,想要赖了那三千罚银,可也晓得未必如意。到底是当娘的,哪里就真的能放着儿子不管。 而沈家是徐氏当家,还真的未必卖她这个姨母的脸面。 不过全部三千两借出来不可能,千八百两银子应该差不多,毕竟是乔家第一回开口,沈沧与徐氏虽对乔家不算亲近,可也并不算小气人。剩下不够的银子,乔老太太打算掏一半,另外的就是乔大太太的事了。 她也是从媳妇做起,晓得管家的猫腻。乔大太太管家这二十多年,名下私产添了好几处,乔老太太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肉烂在锅里,虽说占了公中便宜,可也是落在长房手中,并没有便宜了旁人。 不想十日过去,长子长媳那边毫无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