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91 安排 (第1/2页)
梅天尊消失。 这个行为是个态度,表明这是他最后的底线,没有谈判的空间。如果孟岩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或者不想接受这个条件,那就没什么好谈的。 梅天尊不想拉扯谈判,也不想得罪孟岩,所以,用这样相对比较委婉的方式来表达。 孟岩也知道,天尊都是老狐狸。 不可能几句话就说的对方纳头便拜,也不可能几句话就把天尊拿捏得死死的。 如果是这样,反而有问题。 天尊傲娇一下正常,有小心思也正常。 孟岩也不求现在就从梅天尊手里拿到好处。 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这是个大致的方略,慢慢来就行,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结束跟梅天尊的交流以后,孟岩就开始执行“换岗”计划。 梅山的筑基要跟毛公福地的筑基进行对调。 除了留下必要的少数人以外,大多数筑基要调往毛公福地,那样,人生地不熟,捣乱、暗中使坏的能力就会下降。 这也是管理毛公福地获得的经验。 在毛公福地那边,大的问题没有,秩序挺好,也没有人敢捣乱,没有人不遵守纪律,但是……毛公福地的人在软对抗。 软对抗就是磨洋工,拖拖拉拉,没有效率。 然后就是不用心。 能做到8分的事情,偏偏只做到3分。 这种事不好管。 深入去管,对方就说能力不行,或者出现失误,或者考虑不周,或者有各种借口。 软对抗,就导致特情局的安排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 奖惩措施都有,但毛公福地的软对抗不是一两个人,而是绝大部分人。 这就很头疼了。 即便孟岩亲自去管,恐怕也无法取得很好的效果。 摁了葫芦起来瓢。 各种不尽人意的事情,在各个领域反复出现。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赵长风才起了对调的心思。 因为软对抗的根源,还是在于少数管理多数,而多数人可以进行串联,形成一个默契的阵营。 现在,特情局对毛公福地的管理,还要依靠毛公福地的原班人马。 而毛公福地的人是一体的。 在面对特情局时,他们天然就是一个阵营。 上上下下都极有默契,私底下也很好串联,福地的人能够形成事实上的同盟,所以,软对抗的事情层出不穷。 他们总能在想象不到的领域,进行软对抗。 表面恭敬,安排的事情也去做,安排的任务也完成,不闹、不吵、不反抗,总之,特情局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可就是最终的结果无法令人满意。 如果对调,就可以瓦解毛公福地的事实同盟。 将梅山筑基调过去,管理毛公福地。 两方彼此不熟悉,无法形成有效同盟,这样就方便特情局进行管理了。 有些时候,越复杂,反而越好管。 同理,将毛公福地的筑基调来梅山,他们也就成了人生地不熟,原本的下属没了,面对的是梅山福地的人,彼此也就没什么默契了。 倘若攻占的福地越多,人员构成越复杂,这个问题就越好解决。 在调配筑基的时候,孟岩也调配了管理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