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十年代生活日常_第390章逛波格拉尼奇内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0章逛波格拉尼奇内镇 (第2/2页)

可能是这里今年没有受到干旱的影响,这里的树木比今年绥芬河那边的树木显得更加翠绿一些,草地也不像在绥芬河那边那样的干涸。虽说现在已经是到了深秋,但这里还是处处透露着绿意。

    唯一有区别的就是一栋栋漂亮的房子稀稀拉拉的点缀在草地上,房子的外观和国内的房子区别还是比较大的,这边的房子大部分都是白色和黄色相间的围墙,各种颜色的屋顶,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有一个用木条做成的栅栏围起来的大院子。

    这里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用粗细差不多的木头搭建的,是典型的俄式民居木刻楞建筑,这种木刻楞建筑不仅看起来非常的美观好看,而且还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据说还能抵御这里冬天的严寒。木头房子门窗的造型设计也是非常的精致巧妙,门窗的边框是用彩色的油漆绘制,与房屋的主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明亮的色彩具有浓郁的俄式风情。

    木房子的屋顶采用的是俄式传统的“人”字形,因为俄罗斯的冬季降雪非常丰富,“人”字形的屋顶斜度大,方便积雪下滑,不会造成积雪压塌屋顶的现象。

    只是这种木屋子不知道为什么,有的有烟囱的,有的又没有烟囱,陈岚是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就张口问徐明轩,徐明轩想了想就回道:“岚儿,我猜这应该跟生活在寒冷地带这里的人比较喜欢洗蒸汽浴有关,洗蒸汽浴一般都是在没有烟囱的木屋子里进行的,这样子的话,长久下来屋内就会被烟熏得黑呼呼的,所以俄国的洗浴场所又被叫做黑澡堂。”

    夫妻俩是一边走着一边欣赏着道路两旁的景色,发现这边最大的特点就是这里特别的大,一望无际的草地上除了树木,一眼都看不到头,没有看到多少耕种过的土地,路的两旁星星点点的几栋木头房子散落在一旁。可以看出这里的人口明显没有绥芬河那边多。

    夫妻俩走路都很快,没用多久就走到了波格拉尼奇内镇里,一走进小镇就可以看到道路两旁有很多卖具有当地特色艺术品的小摊子,比如有卖用白桦皮制作的工艺品的摊位,有卖俄罗斯传统的木雕的摊位,还有卖俄罗斯套娃的摊位,还有卖精美的俄罗斯餐具和盛放东西的器皿的摊位;在街头的摊位上还有售卖香水和肥皂、袜子、帽子等小商品的摊位。还有很多卖干果的摊位。从这些售卖东西的小摊位不难看出,波格拉尼奇内镇里这边的商品经济还是比较繁荣的,要知道,在这个时候,我们国内这里现在是不允许私人做买卖的,否则就会被割掉资本主义的尾巴的。

    但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这里的街道虽说不宽敞,但是非常的干净整洁。

    夫妻俩把这条街从头到尾转了个遍,也发现了不少卖鱼冻的,一条条肥肥的鱼被冻得邦邦的硬。只是卖大列巴的摊位就只有一家而且东西还不多。生活进行时的穿越五十年代生活日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