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纯真年代的姑娘 (第1/2页)
抱回来了一堆高中教材,却基本上只是堆在那里。 时间慢慢已经走到了三月的尾巴,属于衬衫的季节到了,男孩子里头穿一件T恤或背心打底,外面的衬衫扣子不扣,骑车的时候,风带起衣袂翻飞。 白衣飘飘的年代,自行车后座的姑娘,没忘吧,多少年后她大概依然在心里,偶尔想起,依然是春风十里,不能及。 只可惜连衣裙还得晚一些才会拿出来,而且这年头裙子太长,对于这点,江澈很失望,因为他的审美是腿——这绝对不是92年的审美标准。 总体而言这段时间日子很悠闲,每天保持听收音机,关注报纸,平常跟好友同学混混、闹闹,上课下课,餐厅和小馆,心态变得年轻不少。 就连隔壁医护学校的舞会,江澈都去了两场。 事实证明,重新单身的江澈同学,其实还是挺有市场的,别人多数是请姑娘跳舞,他在医护学校那边遇上了两回主动的,一个纯看脸,一个出于同情,因为琼瑶剧的关系,“悲剧”色彩浓重的江澈同学,得到了小护士同情的安慰。 江澈的风生水起气得郑忻峰不得不现场“擦玻璃”(霹雳舞)挽回颜面,用港片里的话说,附近每所学校的舞会,都是他镇的场子。 当然,江澈也在这段时间里不可避免的认识了苏楚。 苏楚叫江澈枕头,这个绰号慢慢被她叫开了。 怎么说呢,这姑娘别说江澈没那个心思,就是他有,也跟她暧昧不起来,这是一个自来熟的哥们,外加惹人厌的毒舌,身上还带着一身娇生惯养宠出来的毛病。 在这个时代她的个性初接触会被很多人讨厌,被绝大多数人难以接受。 像是毒舌当有趣这种事,这个时候还不行,善意的都不行,你说一句别人是“吃货”,别人会当你骂她是饭桶,你说一句“你个贱人”,人就得为了人格尊严跟你拼命。 江澈还算好,毕竟是见过了10年代新新人类和网络时代个性张扬的人,包容性大一些,交往不多的情况下,相处得还不错。 此外,他和叶琼蓁之间,也可以正常点头打招呼了。 不避人,一次,两次,三次,确如江澈所说,很快就没有人再在意和特意关心。 然后仅此而已,叶同学依旧继续为了她遥远的出国梦,一步一步坚实地走着。 …… …… 相比江澈这边的毫无进展,江爸江妈倒是以一个农民的勤恳和惜时,雷厉风行地开出了他们的店。 店址距离江澈的学校不远,抄近道步行20分钟左右。 这家店就如江爸之前计划的那样,投资不大,江澈参与得也很少……就两次。 第一次,是爸妈拿出了两个备选方案,服装店和小卖铺,问他的意见。 这就是这个年代一般人都会想到的生意开端,如果我们去给九十年代做生意过来的人做个调查问卷,就会发现,其中半数开过服装店。 江澈当时想了想,对爸妈说,从与人接触、交流,丰富进货渠道,价格谈判等角度,小卖铺的锻炼意义可能会小一点。 于是江爸果断选择了服装店,搭配卖鞋,新兴的旅游鞋。 其实小卖铺也可以慢慢往超市方向去做,说不定还能有突破性的效果,但是目前而言,让爸妈积累经验还是首要的,他们的能力,也还没办法建立起一间独立超市,因为这个年代不同后来,渠道性的东西还没建立,选货和进货,都不够便捷。 第二次,是江爸想了一个店名问江澈的意见。 这个店名叫“一家衣”,江爸的意思是男的、女的,再从老的到小的,所有年龄层的衣服鞋子都卖,这样客户面广,生意容易好。 老实说这想法一听就是下了心思的,包括店名,但是关于这点,江澈否定了。 倒不是说江爸的想法不能实现,这个年代的服装店基本都还没有品牌概念,自主批发进货的情况下,想来什么来什么,一点都不为难。 但是这样没有定位意识,做不出忠诚客户群和指向性。 “我们只卖十二三岁到十六七岁孩子的衣服、鞋子。” 江澈最后提了自己的建议,陈述原因有三点。 第一是因为这个时候年纪稍大些的那批人,大多都还保留着自己买布裁衣服的习惯,买成衣的少,而年龄太小的孩子,由爸妈做主,基本也都这么干。 说到第二点,江澈干脆直接问爸妈:“你们之前有几年没买过年的衣服了?” 江妈想了想说:“我还买过两次,你爸是真没有。” “那我的呢?”江澈反问。 江妈气起来说:“你的不年年给你买啊?!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