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49 章 两个核心 (第5/7页)
有这个资格和素质,但那是将来的东西,不能完全照搬到此世中,否则揠苗助长,收获未必丰硕。” 成熟的领导,当然要学会分(shuai)配(guo)工(tou)作(n),谢双瑶把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就如同格里高利历的本土化一样,她准备让徐子先通读初高中政治教材(此时扫盲班、中级班上所上的所谓政治课,还是以小学教材里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主),并从中挑选一些通用于古今的思想作为骨架,凡是暂时急不来的东西,都可以分几步走嘛!先普及唯物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认识,建筑绝对忠于先进生产力的思想体系——那么她谢双瑶毫无疑问当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喽…… “以我个人的见解来说,此刻需要形成的共识应该是两点,第一点,是科学的必然性——这一点其实在吏目参考上已经做了很多的表达,买活军的一切生产决策必须基于科学的调研来研判下达。” 这几年来,要说她没有酝酿适合的新思想,那也是小看了谢双瑶,细节虽然打算交给徐子先来丰满,但核心是她早已想好的。“这也就是唯物主义,即我们必须以现有已经掌握的客观规律为基础进行生产生活,这里要承认科学的客观性、可研究性以及权威性。这一点,您怎么看?” “理所当然。”徐子先欠了欠身,“此自为买活军立身之基。” 还挺顺利的,而且很耐心,似乎并不因为谢双瑶没有立刻端出一本完整的著作而失望,反而谢双瑶能感觉得出来,她这种从小处开始着手的作法,很投合徐子先的胃口……谢双瑶梗了一下才想明白:徐子先此刻坐在这里,就表明了他完全接受谢双瑶在《恐惧、迷信、统治》中提出的科学治国理念,换言之,他是来学习的,而不是来辩论的。(而且她以后一定要起个简洁的文章名字,太难指代了)而徐先生现在虽然也说不上很老,但毕竟也不是很年轻了,这种扎实的,循序渐进的做法,正符合这年纪的他的胃口,如果是几十年前,徐子先正年轻的时候,倒说不定还比谢双瑶更激进,巴不得现在就去散播完整的道统哩! 但他并非所有人,谢双瑶还是有一些其他顾虑。“这一点恰好是心学的反面——您觉得这一点会招来士林间的反对吗?” “以老朽之见,买活军不许买卖田产,已经是挖断了儒道的根基,这些反倒是细枝末节了。” 徐子先的回答很诚恳,也十分到位,谢双瑶又被梗了一下,她还以为在自己没有明确解释的时候,不太会有人能看得出买活军和地主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她叮嘱徐子先,“这个……虽然是这个理,但还是不要往外说,咱们心照就行了。主要是别让地主拧起绳来反对我们,真要结成跨区域的联盟,那也挺烦人的。” 既然如此,徐子先便告诉她,心学的反抗应该要比谢双瑶估计的小,原因是很简单的,‘书生造反,三年不成’,如今的心学也分了好几个派别,其中许多人或许连科学和心学的矛盾都不能参透理解——便是意识到了科学的威胁,这些人也很难形成太大的影响,因为如今朝野的言路为阉党把持,心学首领很多都有西林党的身份,因此不必买活军出手,阉党便会很乐意对付他们。 唯独的顾虑消失之后,科学治理、客观唯物的核心也就定了下来,第二个核心点,则是‘人人平等’,这一点同样在实践中已经被买活军吏目灵活运用很久了,而且在瓦解宗族,瓦解父母对子女婚姻干涉时是非常好用的,‘自己都还是六姐的活死人,便犹如六姐的奴隶,有口饭吃就相当不错了,还想要干涉子女婚姻/兼并田产/蓄养奴婢?’ 这种通过否认人权来达成人人平等的办法,虽然荒谬,但意外的好用——不过这作法对有产阶级,尤其是士大夫的尊严是很大的伤害,更有辱没斯文的嫌疑,她做好了被徐子先批驳的准备,但谢双瑶又一次料错了大佬,徐子先不但没有反对谢双瑶,反而告诉她其实移鼠信仰,于其本土,教义中也有天主之下,众生平等的说法,因此就观点本身来说,他早已接受了。 至于说表达的形式,他也不反对,而且经过考量,他建议谢双瑶把这种‘我之下人人是活死人,活死人都为奴隶,因此人人平等’的状况保持得再久一些。 要久到什么时候呢?至少是完全兼并天下,全然瓦解了儒教之后,因为,“六姐大敌,以今所见,不在辽东,不在京城,而在百姓心中,在那无形的三纲五常,在那儒教之中,此时天下未定,实不宜挑衅儒教,轻启战端。” “此为利师故智,以利师高才,亦是在移鼠经籍中,删去了人人平等的经文,这便可见一斑。”徐子先的表情十分慎重,他一字一句地道,“与其公然论道,自限于口舌之争,倒不如以力破巧、另起炉灶,使其绝无可辨之处。” 啊,这话提炼起来不就四个字吗——‘我蛮夷也’……你靠讲理讨生活的,我讲不过你,那就干脆不讲了,咱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等我用(暴)力把你统治了再说…… “亦免得空劳费力,学出多门,事从小处做,智从小处启,如此潜移默化,虽耗时日久,但,非如此不为正道。”——这就是说不唱高调,从细节开始,小处做起,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