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七章:匠户雇佣制度 (第1/2页)
张敏愣了愣,差点没反应过来。 他熟稔工部多年,自然是对于天子的意思明白的很。 无非就是匠户雇佣制度而已。 这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国朝初年的时候,其实就有人曾经提出过。 这种匠户雇佣制度,并不是指单纯的用银两来雇佣民间匠户,为朝廷工作。 它的本质和核心,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允许匠户缴纳银两免除徭役。 朝廷则用这些银两,从民间雇佣匠人,承担朝廷所需的营建事务。 这和工部现行的制度有很大的差别。 依照现在的典制,工部只有在接到大规模的营建事务的时候,才会从民间征调部分工匠,用作临时之用。 但是如果实行这种匠户雇佣制度,那么也就意味着。 匠户只需要缴纳银两,就可以免除徭役,而朝廷所有的营建事务,都要从民间征调匠人。 换而言之,这意味着朝廷失去了对匠户的控制权。 这种制度的好处,就是更加的灵活便捷。 就比如现在,朝廷大战之后,需要大批量的工匠负责修建城池,那么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征召。 平时不需要这么多工匠的时候,则可以遣散工匠,将银两节省下来。 与此同时,大明现行的匠户制度,虽然将匠户分布各地,但是依旧十分不便。 要知道,朝廷需要服徭役的地方,大多在县城或者府城的衙门当中。 普通的匠户,则是大多都住在乡下,每逢要服役的时候,就需要来回奔波。 遇到大规模的营建活动,譬如修筑宫殿,营建城池等,甚至还要背井离乡,辗转千里服役,甚是不便。 匠户雇佣制度,可以让匠户们不用在来回奔波于各处,可以安心在家中进行自己的工作。 看起来,的确好处颇多! 但是到最后,却没有实行。 原因就在于,这种制度有一种巨大的弊端,那就是朝廷对于民间的依赖太重。 匠户制度,因为人员固定,朝廷可以保证,无论何时,都要一大批工匠随时可以征召。 但是一旦改成匠户雇佣制度,那么在匠户缴纳银两之后,就只能从民间征召。 匠户制度是徭役的一种,不容许匠户们拒绝,朝廷命令一下,无论是奔赴千里,还是如何,都必须遵从。 但是匠户雇佣制度,则是出于自愿,朝廷花钱雇佣民间匠人干活,也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一旦急需用人的时候找不到人,必然会耽搁朝廷的大事。 除此之外,这其中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这其中的利弊,委实难说的很。 张敏感到有些头疼。 他没想到,原本开开心心的看着户部为难,一转眼就落到了自己的身上。 要知道,工部作为六部的老末,是出了名的脏活累活全包,大小权力没有。 对于工部来说,实质性的权力有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对匠户的管辖和调用权。 这要是贸然改动起来,必然会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 他区区一个侍郎而已,咋就摊上了这么大的事儿…… 朱祁钰看着张敏一脸苦色的样子,摇了摇头。 这个张敏,能力是十分出众的,但是就是缺了几分勇于担当的品质。 上进心是有的,但是总是畏缩不前,到了致仕的时候,也没混上个尚书。 匠户制度的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