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六章 蒯彻:总之,就是非常后悔! (第1/2页)
“老赖一时爽,一直老赖一直爽……” 刘盈说完,一把将手中的麻布帕子甩了过去:“过来,给你未来小舅子搓背!” 张不疑满脸无奈的摇摇头凑了过来:“总是拖着,恐怕解决不了问题吧?” 刘盈瓮声瓮气说道:“我又不是不打算还账,就是想让他们自己认清楚现实……唔,你听说过温水煮青蛙吗?” 嗯,其实他这种想法,一旦被刘邦知道了,肯定会摇头叹息子不类父。 毕竟,刘邦一赖账,通常都是准备赖一辈子…… 子不类父,实在是子不类父! 张不疑摇摇头:“没有,烤的吃过,煮的没听过……” 刘盈愣了一秒后,嘿嘿嘿的笑着问道:“你知道,当初推行汉五铢的时候,是怎么让倔的像头牛的关中人接受的吗?” 张不疑点头:“知道,那不是你的建议吗,卖盐以及收税的时候,无论半两钱还是五铢钱,统统当做一钱来使用……” 刘盈一脸奸笑:“是啊,要想不吃亏,就需要先去官府用半两钱兑换五铢钱。毕竟五铢钱比半两钱轻了不少……” “齐地这边,我也是这么打算的。” “不管是卖盐还是市集上的税收,通通只收汉五铢,如果想用刀币结算,也不是不可以,一比一……” 张不疑恍然大悟:“我说呢,怎么这次从关中运来的物资清单里,还有钱范,以及懂得铸币的工师!” 钱范,就是做铜钱用的模具。 刘盈先是点点头:“对呀,就是这一两天的时间,各地的官府就会张贴榜文,诏令百姓将旧钱兑换成新钱。” “到时候我准备编制几个工作组,从东到西的完成齐地第一波的货币改制。” “编户齐民,按户兑换,千钱以下的当场兑换,万钱以下提前一天申报,至于十万钱以上……看心情兑换!” 张不疑竖起拇指:“高,实在是高……” 中国是个贫铜国,尤其是在这种以物易物为主要商贸手段的年代,普通百姓家中充其量只有上千枚甚至于只有几百枚制钱,所以这种新旧钱兑换之后,统一币值的事情,对于他们的影响很小。 刘盈要打击的,就是那些家中修有钱窖的豪强。 毕竟,只有让他们公示了财产之后,既能让那些‘精豪强’的贫民认清现实,又能让刘盈掌握好这个温水煮青蛙的火候。 嗯,虽说温水煮青蛙这件事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道理还是值得借鉴的。 张不疑有些疑惑的问道:“那你准备的钱够吗?要知道,齐国可不是关中,齐人经商之风颇盛,很多里间乡民,看着不起眼,但家中有个几千钱的还是很常见的……” “如此,齐地百姓上百万户,你至少要准备几亿,甚至于十几亿钱才行!” 刘盈胸有成竹说道:“对啊,所以我这次,准备改良一些铸钱的方法,采用翻砂法来铸币!” 所谓翻砂铸币法,就是先制作一堆母钱充作钱模,之后用木框固定,用沙土制作面范和背范,以及制作浇口、直浇道、分浇道。 最后,则将铜水倒入捆扎好的模具内,冷却后把钱拿出来打磨一下边缘就好了。 相比于之前的熔铸方法,效率提升了百倍。 而且,圆形方孔钱中的方孔,其实就是用来方便穿入木棍,穿成串以后整体打磨。 刘盈随即又摇摇头说道:“其实完全用不了准备上亿钱那么多,齐地新降,人心不稳,没有谁会在现在这个时候,把家里的钱全部拿出来换成五铢钱的。” “将心比心一下就明白了,对于普通的齐人来说,他们不知道汉军能不能再齐地长久的待下去。所以大概率,就是现用现兑换……” 张不疑点头表示赞同,这样的事情,他在河东盐池的时候也是经常能够见到的。 那里的百姓在和他做交易的时候,通常都是要求当场钱货两清,而做工的钱,也同样是一天一发。 不过随着汉国完全接管了那里,编户齐民之后,这种百信对于官府的信任感,就开始慢慢增加了。 所以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齐人也必然会如河东之人那样的信赖汉国。 张不疑受限于年纪以及见识,不如张良那样洞悉世事,但这一两年汉军连战连捷的事情,他还是知之甚深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并不知道项羽这两个字,对于刘邦等人的威慑力。 他二人舒舒服服的泡着温泉的时候,小木屋的房门突然被推开,刘盈冻得一哆嗦,愤怒的向门口望去,旋即哑然失笑。 门口,被再次灌醉的韩信,不知怎么的出门闲逛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