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 较强的自我管理意识 (第1/2页)
胶东郡,夜邑金矿。 大门口处,两个不知道从哪借来的战鼓敲得震天响。 提前将自己洗刷了一遍的矿工和守卫,换上了自己最体面的衣服,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道路两侧。 今天,是刘盈和汉军中一些高级将领来这里巡视的日子。 大块的纯金,不仅对于金矿来说是个祥瑞,而且对于新生的汉国来说,也是个很好的兆头。 毕竟,金矿就埋藏在地下。 姜姓齐国在时没有发现,田姓齐国在时没有发现,秦国在时也没有发现,后来齐国复辟,楚国攻来,齐国再度复辟同样没有发现。 而汉国一来,几个月的时间,就发现了辣么大的一块牛头金! 在古人那种迷信的思想中,这,就是天命! 毫无疑问,用超低的价格,买下一大片看似是荒地,但实则埋藏着金矿的刘盈,就是天命之子! 刘盈在从临淄而来的路上,不时有乡间百姓在他离开后,从他车轮碾过的地方挖一点土埋到自家院落中。 不为别的,就为了沾沾喜气。 只不过他们这种行为,很快就被制止。 原因很简单,他们是在糟蹋别人的心血。 之前那帮赌球输了的烂赌鬼们,做工还债,修的就是这条路…… 好不容易把路面夯实,如今又被挖的坑坑洼洼! 这,谁能忍? 大约上午九点多十点的样子,刘盈一行的车队抵达金矿。 韩信环顾四周,并没有发现之前风传的牛头金。 看出了韩信的疑惑,刘盈边从马车上走下边说:“别找了,牛头金我送去展出了!” 韩信皱眉问道:“展出?什么意思?” 他既不明白展出这两个字的意义,同样也不明白为什么在这里见不到牛头金的踪迹。 说实在的,韩信现在虽然是齐王,手中也攒下了不少的财富,但从来都没遇见过这种纯天然的金块,这也是他丢下一大堆军政要务,跑到金矿来的原因。 刘盈头也不回说道:“就是让大家看看,人,可以有多幸运!” 嗯,就像是后世的彩票店,门外总会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本站一共出了多少注大额奖金一样。 刘盈要想让金矿快速运作起来,就需要大批量的淘金客。 展示牛头金,以及让那个挖到牛头金的奴隶现身说法,很容易激发起人的攀比之心。 奴隶可以挖到,乃公亦可挖到! 况且齐地素来有鱼盐之利,商业氛围浓重,这时候的齐人本就不如关中秦人那样,只知耕战,一门心思面朝黄土背朝天。 齐人重利,那么这世上,还有什么比挖黄金,更加安全又暴利的事情? 虽然这时候楚汉战争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但也完全不用担心挖金矿,会耽搁了战争的进度。 打仗,从来都是打的钱粮。 就像孙子说的那样,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有了关中巴蜀这两个大粮仓,再加上开垦面积已经恢复到秦国鼎盛时期一多半的河北平原。 今年和项羽的决战,汉军其实是不缺粮食的。 而且在刘盈教会了这一时期人们压榨菜籽油和大豆油,以及用黄豆制作豆腐的技术后,大豆以及油菜的播种面积,更是较秦国鼎盛时期翻了两三倍! 尤其是大豆播种面积的增加,不仅仅是军中士兵或是民间百姓多了油脂和蛋白质的摄入,而且剩下的豆粨和豆渣,也成为饲养牲畜最佳的饲料! 煎豆腐燃豆萁,多放点豆油…… 虽说听起来挺惨的,但油渣过的豆腐在口感上,其实并不输于那些没有经过育种以及育肥,肌间脂肪极少的老黄牛,以及因长时间劳作而饿瘦的马匹。 在豆腐和豆油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关中蓄养的牲畜数量和质量,并没有下降的太多。 别的不说,至少萧何每日出门,乘坐的都是四轮马车,而且两匹拉车的驽马,颜色个头以及年齿都大致相同。 天子挑不出同色的马匹,官员出行只能坐牛车的窘境,将不复存在! 刘盈昂头挺胸向前走了没几步,看着远处绿油油的菜地,嘴角微微向上扬了一下。 这还真是种族天赋,走哪种哪!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远处菜田里种植的,应该是菘菜,也就是后世人们常吃的大白菜的某一个野爹…… 这时候的‘菘菜’,‘葑菜’其实并不单指某一种蔬菜,而是对于油菜,小白菜,萝卜、芜菁等十字花科植物的统称。 而之所以说菘菜是大白菜的某一个野爹,是因为植物这种东西,其实最没节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