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七章 刘盈:撒券 (第1/2页)
历下城北,大明湖。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刘盈跳下马,三两下脱去身上汗津津的衣服,在岸边的浅水处扑腾了起来。 大明湖有四怪,蛙不鸣,蛇不现,久旱不涸,久雨不涨。 所以除了担心会被螃蟹夹住鸡儿外,完全没有危险系数。 他大热天出门的原因,在于听说有人活捉了两头犀牛。 嗯,犀牛这种东西不仅秦汉之交有,中国有记录的最后一头犀牛,大约是1922年被捕杀的小独角犀,自此之后,中国本土犀牛就此绝迹。 刘盈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准备将两头犀牛运回关中,建一座动物园养起来。 在汉中的时候,他曾答应给刘太公造一个新的中阳里,只是后来造好了之后,他们全家又搬到了栎阳。 但承诺就是承诺。 刘盈不仅要在关中再度兑现诺言,并且还想要效法历史上那样,在昔日举办鸿门宴的地方,修建一座新丰城。 新丰,新的丰邑! 嗯,有些人说刘邦是丰县而不是沛县人,这其实是不太准确的。 因为在这个时期,丰邑是沛县下辖的一个乡。 不过强爷胜祖。 刘盈并不打算简单的复刻一座公元前二世纪的乡下小城,而是打算借着这个由头,修建一座这个时代的不夜城! 跑马场蹴鞠场什么的应有尽有。 不仅是用来玩,而且还是树立社会价值观的一种方式。 孝。 在公元前二世纪,德先生和赛先生,以及马大胡子那一套没有社会基础,所以还是自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以孝治天下比较好用。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地摊文都说扶苏是受了儒家的影响,所以才会遵从诏书,含泪自尽。 但其实吧,儒家从来没有强制要求人做什么。 孔庙四配之一的曾参,因为在瓜田除草时,不慎将瓜苗锄掉,被老父亲认为用心不专,所以一顿胖揍,活活打晕了过去。 曾参醒来后认为自己为人孝顺,还觉得挺美,于是被孔老夫子一顿臭骂: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 换言之,就是你孝个嘚…… 真正影响扶苏行为的,恰恰是法家。 秦律规定,父母或是奴隶主,有权利向官府行文,请求诛杀家中不孝子或是不听话的奴隶。 所以始皇帝诏书中才会写道: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将军恬与扶苏居外,不匡正,宜知其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 也因此,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就变得尤为重要! 刘盈前段时间,在听到了灌婴击破薛郡郡守,擒杀数员战将之后,就果断把在韩信帐下效力的孔聚找了过来,让他跑一趟曲阜,不管用什么方法,守护好自家老宅。 孔聚的大哥,是孔子的八世孙孔鲋。 就是那个鲁壁藏书的孔鲋。 始皇帝在时,李斯建议焚禁诗书,所以孔鲋将自家,也就是儒家的很多典籍藏在了孔府的夹壁之中。 等到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孔鲋效命于陈胜军中,只可惜被章邯击败,因此身亡。 到了汉景帝时期,鲁恭王刘余为了扩建王宫,强拆了孔家,于是才将这批典籍挖了出来。 所以刘盈的想法,自然是不必再多等许多年了。 反正他在关中准备编纂大汉百科全书,多一点少一点没什么,大不了,让那批儒生加加班…… 六九五,是福报! 六点,大约是卯时,就是官府准备办公的时间,而五,则是这一时期的规矩,每四日休沐一天。 就在刘盈准备改良铡刀的时候,远处韩信走来,告诉了他几个不幸的消息。 燕赵军队以暴雨阻路为由,主力军团将会延期汇合;而彭越,则说自己感染风寒,无法下地,故此也不能前来会师。 刘盈捏着一只张牙舞爪的河蟹,抬头看向韩信问道:“你信吗?” 韩信虽然觉得刘盈看自己的目光有些奇怪,但还是轻轻摇头。 他虽然是个政治白痴,但要是连这种吊轨的说辞都看不穿的话,那就是真的白痴了! 而且他还隐瞒了一些东西。 张敖给他送来的,不仅是推脱前来汇合的通知,而且还劝说他,也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最佳的时机出兵。 张敖继承的是张耳的王位,但刘邦再度册封时,用的不再是表示平起平坐的竹券,而是代表臣属的铁券。 所以张敖觉得,他可以联合臧荼和韩信,将铁券换成竹券,赵国将和燕国一样,成为和汉国平起平坐,听调不听宣的盟国。 韩信虽然也有些心动,但此刻刘盈作为伐楚的副帅,几乎就坐镇在他的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