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一章 初战 (第1/2页)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垓下向南二十里处,打着汉以及淮南旗帜的军队连营数十里。 有了周殷的引领,卢绾英布一路之上兵不血刃的收复了昔日九江国的地域,星夜兼程前来和刘邦主力会师。 但在半路上的时候,他们就接到了韩信快马送来的作战计划。 于是放弃了寻找刘邦,而是直接在垓下以南修筑营垒,和项羽派来的一支偏师对峙。 于是在数日的辛劳过后,彻底断绝了项羽向南而去的道路。 此时卢绾漫步在大雪纷飞之中,眼望北方隐藏在暮色中的地方,心中有些忐忑反侧。 大战将起,她,可还安好?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此时在垓下以北,没有葡萄美酒,没有夜光杯,也没有琵琶。 有的,只是震耳欲聋的战鼓之声,以及惊天动地的喊杀之声。 箭如雨下,乱石穿空。 各军汇合之后,韩信调集各军精锐,和求战许久的项羽展开了第一场主力会战。 此战,韩信已经不打算再藏着掖着了,发射火油的弩车,超大型的投石机等物,全部列阵在汉军前端。 与此同时,从北方鲜卑乌桓而来的胡骑,以及燕赵骑兵一起,被韩信安插在军阵两翼,不断冲击挤压着楚军的阵线,逼迫他们聚拢在一起,防止被骑兵撕裂整条阵线。 这,正是韩信所想要看到的一幕。 投石机和弩车这样的重型器械,和热兵器时期的加农炮很类似,很适合用来对抗密集的步兵方阵。 所以热兵器时代,厚厚的步兵方阵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松散的线阵。 但在这个时候,作战之时采用步兵方阵,才是最王道的选择。 于是,一个个从天而降的陶罐砸在人群中,散发出刺鼻气味的液体溅了满地满身。 紧接着,一个个装有火炭的藤球画出一道完美的抛物线,旋即在空中解体,一块块赤红色的炭块从天而降。 火光,和惨叫之声顿时冲天而起! 冬季作战,所有人身上都穿着厚厚的衣服,而密集的站位又根本没有他们满地打滚的空间。 烈焰中挣扎的楚军士兵,顿时引燃了周围的袍泽。 死亡,如野火般蔓延开来。 “太惨了,这种东西以后不准再做了!” 中军幕府的云车上,刘邦满脸不忍的神色,不时怒视着站在他身边的刘盈。 刘盈轻轻点头,只是在心中甩锅。 火油虽然是他搞出来的,但使用者却是韩信,所以,这口锅,韩信背! 而在对面,紧紧咬着后槽牙的项羽,长剑出鞘,隐有龙吟之声:“冲,全军冲锋!” 汉军器械犀利,箭矢充足,所以只有冲过去和他们肉搏战,才能最大程度将双方拉到同一水平线。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楚风高亢,楚军士兵满脸涨红的挥舞着手中兵器大步上前。 楚国虽大,可他们已经几无退路。 只有拼死一战,只有击败眼前之敌,才可以从容渡河,退到项氏一族起兵的地方。 会稽!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此刻身在楚军第一线,带头冲锋的将校,大多都是最初的那八千江东子弟。 如今血战数年,昔日袍泽已经大多战死。 所以,楚音阵阵,略带凄凉。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死战!” ………… “咚咚咚咚……” 汉军之中,震耳的鼓声如同雷鸣般响彻天地,刺耳的号角声撼动大地,让人耳膜隐隐生痛。 一面面巨大的塔盾缓缓移开,数不清的身穿铁甲的士兵快速越阵而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应和着楚歌的,是那一曲历经沧桑却始终不改的秦风。 此时和楚军正面决战的主要力量,是从关中轮戍而来的精锐汉军。 他们身披铁甲,手持长枪利刃,歌声嘹亮,步伐矫健。 战吗? 战啊! 以最孤高的梦! 两支互不相让的队伍,在越发激昂的鼓声中越跑越快,即便是站在云车之上的刘盈,也能清晰感受到大地的震癫! 汉军长枪疾刺,如同毒蛇般刺穿楚军的同时,一柄柄飞斧投枪,也从楚军中飞出。 顷刻间,双方的士兵都如同割草般倒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但在倒下的士兵身后,他们的袍泽踩踏着同伴的鲜血,昂首大步上前。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