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32 玉碎 (第2/7页)
业未必不可期。” 宁王怆然四顾,叹道:“九江、南康皆非可守的险地,难以用来自保,唯今之计,也只有尽起九江、南康之兵前来增援了,张纶,马上派人去调兵,把王妃、王子和所有家人全都带来,留在那座空城中朕不放心”。 原大明江西布政使,现任宁王顺德皇朝兵部尚书的张纶哭丧着脸道:“皇上,这里夜色迷茫,难辨东西,不知是到了何处,如何派出信使,又叫九江、南康兵马来何处接应?” 刘养正也道:“皇上,咱们先让兵士们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吧,另外可差人四处打探,弄清咱们到了哪儿,然后再派人往九江送信不迟”。 宁王重重点头,喟然道:“朕心乱如麻,实在没了主意。二位卿家自去处置吧”。 刘养正和张纶拱手退下,自去吩咐士兵安营扎寨,就地取水做饭。那些士兵们从湖边取水,又折芦苇为柴,烧的处处篝火,一片红光,倒让原本士气低迷如游魂一般的队伍看着有了几分生气。 宁王强打起精神,摆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在王僧雨、李左同几人陪同下巡营查哨,慰问官兵,等沿湖走到西尽头,正要往回转时,一个侍卫眼尖,瞧见雾气茫茫的湖面上几条船影正悄然驶来,不禁骇然大叫道:“有埋伏!有埋伏!快逃快逃!” 王僧雨新收地一个弟子已经成了惊弓之鸟,他原本就是做山贼水盗的。惊吓之中黑话都喊了出来,当下振臂高呼道:“水漫上来啦,并肩子扯活!” “扯你地头!”王僧雨抡圆了手就是一个大嘴巴,虽然王大师公的发迹史走的是神棍路子,可这并不妨碍他明白基本的行军道理:宁王军本来就是七拼八凑的一支乌合之众。连番惨败之下、尤其对方是真龙天子亲自带兵,对士兵们已经造成了一种严重的心理威慑。 这要是白天,现在想逃或许还行地通,如今是夜间。只要下令一逃,士兵根本找不到主帅在那儿,逃上一夜等天亮地时候身边还能剩下三千人就不错了,如今是决不能再逃了,唯有决死一战。 王僧雨手持单刀,振声大呼:“夜色迷茫,官兵火器难以发挥,来呀。随我冲上去,集中所有地弓箭手,不要让他们上岸!” 红缨会还是颇有些死忠教徒地,一听大师公号召,立即抄起刀枪,随着他向岸边冲去。冲在前头的红缨会弟子口中念念有词,拿出红缨会那套切口神咒,高声喊道:“红缨天下。大日圆满。恭请祖师,莅临我身!铁眉铁眼铁肩胸,一毫口角不通风……”。 湖面船只上也有人在大叫:“兄弟们。亮青子,条子扫、片子咬,趁着天黑趟宽宽啊!” 王僧雨听了这切口不禁一呆:“这会是朝廷的官兵?” 他急忙叫道:“不要放箭,统统不许放箭!” 宁王军本来就没有多少弓箭手,稀稀落落地放了几枝箭,王僧雨一喊,弓箭手便停下了,王僧雨向湖面上喊道:“对面是什么人?速速通名报姓、切勿自误!” 他刚喊完,对面一个惊喜的声音叫道:“是王僧雨王大哥吗?” 王僧雨惊道:“正是王某,你是何人?” “我是大狗子啊!” 双方互相喊话,确认了彼此身份,船上也亮起火把来,当先一艘船慢慢划过来,到了岸边船上跳下几个人来,当先一个脸被火光映的清清楚楚,正是宁王水军副都督大狗子,王僧雨不禁喜出望外,几个箭步便冲了过去,两双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落荒而逃的宁王步卒和落花流水地宁王水军在这个不知名的湖泊边胜利会师了。两人惊喜交加地互相询问了几句,大狗子急命手下去把人马拉过来,自已急匆匆去见宁王。 宁王在亲兵护卫下早退的远远的,他不知朝廷在此设下多少伏兵,正自心惊胆战,只听王僧雨大叫道:“皇上,皇上,大喜啊,是大狗子副都督和咱们的人马!” 宁王一听是已经失去联络地水师人马找了过来,不由大喜,急忙迎到湖边,双方又是一通寒喧。原来大狗子兵败后,由于江面上船只纵横,朝廷的水师攻击、收缴耗费了太大功夫,阻碍了他们的行军速度,大狗子趁机领着后阵舰船逃之夭夭,一路直逃到这儿来。 他们把船从大江引入这个湖泊,在对岸停驻,大军刚刚驻扎下来,就在雾气中发现对岸火光处处,以为是官兵在此驻扎,大狗子放心不下,怕睡上一夜,等天亮时湖泊出口被官兵堵住,所以亲自带人过来察探究竟。 两下里一番询问,大狗子还有四百多条船,两万多人马。两处兵马会师一处,足有五万官兵,宁王心中大定,他向大狗子询问这是到了何处,无奈大狗子也是趁着夜色偷泊于此,还没来得及查探所在的位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