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贞观_第三百六十七章 够了!不要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七章 够了!不要了! (第2/3页)

医行走体系所需要的医者,朝廷想要往底层安插人,但朝廷从太医院中根本就挑选不出来。

    除了标准上的不同以外,还因为太医院里面的人太优秀了,往往在底层待一段时间,他们要么就早早跳出了医行走的坑,进入到了医舍,然后要么去医疗营要么进太医院。

    至于另外一批人,则就直接转职成专业医行走,丝毫没有要继续向上爬的觉悟。

    真说起来,医行走体系的待遇只能算一般,跟太医院肯定是没得比的。

    一般上也都只是治疗些小病,真要说福利,也就医舍管一日三餐,外加一部分草药报销。

    另外就是医行走的可以直接报销的标准服饰鞋子,这差不多就是医行走的福利了。

    但那种医行走氛围,应该怎么说呢……就李泰的医舍保证医行走的温饱,每个月还有固定的一吊钱,但需要医行走不断去城镇周围的乡村中游走。

    生了什么病,应该吃什么药,应该怎么去医舍,总而言之,医行走像医舍的触手走入到普通百姓里,让普通百姓知道,自己得了病未必需要使用平民本命技能硬撑。

    而医行走来到百姓家中给百姓治疗,会详细指明用什么样的草药,且必须要常用草药。

    百姓如果舍得那就去医舍中买药,如果不舍得那就指明草药出处,能让百姓自己去采集。

    总而言之,医行走只是看病,给药方,并不强求百姓一定要买药。….这就让百姓们对于医行走几乎自发的拥护。

    基本上见到一身白衣,胸口有着一株绿色草药的标志的医行走,坐在附近的基本上都愿意递水喝,如果正好在吃饭,也叫着医行走一起吃,甚至把头一碗饭给医行走。

    医行走回到医舍每天早上便要进行一刻钟早课,就是背诵或者阅读张仲景《伤寒论序》,最后以医行天下,民不生疾作为愿景结尾,身形受到了洗礼。

    那真的是一股很强的使命感与荣誉感加身,并且有意识的不断强化这使命感与荣誉感。

    至于他们回来除了补充药剂,同时还整理自己的行医日记。

    这些行医日记会每年进行一次总结,然后相互交流查看,从中寻找规律。

    比如当地人有什么样地理性疾病,明年可以调度一定针对性草药等等。

    总而言之,各种方式安插在这里面的医者待的时间久了,享受着村民对自己发自内心的尊敬,感受着医行天下的伟大宏愿,然后就扎根下来了。

    医行走如此,农学社也如此。

    就算李世民安插人李泰建立的一个个体系中,但李泰又没要造反,也就想一点点推进建设大唐,对这些甘心做间谍的人来说,真的很有归属感。

    毕竟他们能够忠心的效忠李世民,不也是为了大唐而奋斗,为了自己家族而奋斗嘛!

    所以,他们想要融入的好,那就要适应李泰制定的规则,而适应李泰的规则,自然就被规则改造成了其中的佼佼者。

    还是那句话,基本上正经干活的或多或少都会摸鱼,就算是医学生也是如此,里面肯定有好有差,有强有弱的。

    但唯有间谍为了避免自己被怀疑,反而会努力工作,至少不至于让自己被淘汰。

    正如此,不说这些间谍好到什么地步,但只要努力,肯定会慢慢成为行业精英骨干。

    毕竟做到行业顶尖需要天赋,但成为行业骨干,基本上靠努力就够了!

    而朝廷这边向李泰的各个体系安插了不少人,安插进去后,这些人一个个反正比原来的家伙都还要来得起劲,自然而然脱颖而出成为了优秀分子。

    当然,这是好的方面。

    至于另外一种,那就是随着各种专业越来越细分,对掌握标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那种连大字都不认识一个,想要安插到李泰的体系中,是不可能的。

    这种人基本上第二天就提议还是去搬砖吧,那个活更适合你!

    而朝廷自身识字的人才又基本上是出自世家,而应该怎么说呢?

    世家把这些人培养的太过有主人翁精神,或者说他们的思维就是自己出身就是要兼济天下,匡扶苍生的。

    跟李泰培养出来的那种就是单纯为了生存而干活,只求安家立业的人来说,优秀太多了。

    但李泰这体系的最终目标,或者说是最初建立的愿景与氛围,又让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