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听而不闻,言行一致 (第3/3页)
要教我的,可是道家养生惜命之学?” “不算。” “师兄你不是不练功?”童飘云在周虞身后,按捺不住问道,接着说道,“小郎君,我师兄说的,是我们身在江湖,以一敌百的功夫。” “哦?也好。”少年人竟无半点鄙夷不屑之色,整了整衣衫,就要在周虞面前跪下。 周虞连忙阻止,说道:“我只会这一门功夫,还是往年意外从旁人处所得,那人也不算我师,故而我也不必以师之名授人。 你只记得,这门功夫出自西南一个小门小派,那门派的祖师倒还是个人物,这门功夫却也不起眼,但其中唯有一招很是厉害,你学了傍身,日后有用, 这一招叫……大戳脚!” 少年人朱说懵懂, 童飘云、无崖子、李秋水三位师妹师弟全部呆滞。 ———————— ps: 【先更后改ps部分不收费。】 我得补充几句。 首先, 范仲淹:这作者在章节里杜撰的屁话我都没说过。 其次, 为什么要写范仲淹?为什么说他是无双国士? 就像为什么“文正”这个谥号极为珍贵,凭什么范仲淹能得到? 好像除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出自名篇《岳阳楼记》的名句之外,大家平常也不大记得他有什么盛名。 有宋两代,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不在少数,有治世之能臣,挽天倾之武将,也有文华一代,名传千秋的大文豪,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老苏,大苏,小苏,苏门四学士,辛弃疾,陆游,岳飞,狄青,晏殊…… 但我还是觉得范文正公是最伟大的那一个。 韩琦称赞他, “雄文奇谋,大忠伟节。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者。” 王安石更夸张—— “呜呼我公,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 什么叫无疵? 就是完人啊! 范仲淹入仕近四十年,地方州县、朝廷中央、前线战场,几次进出,无一处做得不到位的。 好水川大败之后力挽狂澜,拜相之后发动庆历新政…… 这是于公。 于私,他一生奉行勤俭质朴的风格,弟子让他盖个大house养老,他说“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 这tm才叫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吧? 为了写这一卷,我特地把《宋史.范仲淹传》找出来,抽空读了又读。 《宋史》是元代修的,人所共知的特点就是“又臭又长”,在二十四史中,是体量最大的一部, 但我读《范仲淹传》,实在是觉得太精简了,太可惜了,太遗憾了,对于这样一位人物,仅一篇传记远远不足以将他的伟岸身影烙印在历史长河中。 范仲淹的为人和执政,以其强烈的忧患意识、担当精神,始终贯彻“以天下为己任”的意志,一生没有丝毫变更过, 他展现了士大夫最为可贵的一面,堪称是中国古代官员的典范,是中国古代不多见的真正的“士大夫”! 范文正公顶天立地, 有宋一人! 这就是我在这一章里反复想表达的,“言行一致”,有胜于一切。 范仲淹是真真正正的一个做到了这一点,将一生都献给自己的国家,民族、人民以及自己的理想的人。 前些天我写本卷第七章《国士无双》的时候,是袁隆平老先生去世那天, 袁神农大概也是这样的一个人。 从微末时开始,将整个一生,都献给了农学,献给了解决亿万人饥饿问题的事业,献给了他的民族和国家,献给了他的人民。 什么叫言行一致,践行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抱负,矢志不移的体现作为一个人的最高精神? 像范仲淹、袁隆平这样的人, 就是这样的。 所以,这样的人,是无双之国士。 我做不到,我想大家都不太可能做到。 但我深深震撼并感动于这样的人。 我为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有这样的人而庆幸和自豪, 作为一个普通人的,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自豪, 以及敬意。安知的高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